隆力奇岳总监:细说穷人和富人的差别!
- 作者:岳红梅
- |
- 2013-07-09 18:06
- |
-
回复
穷人:很少想到如何去赚钱和如何才能赚到钱,认为自己一辈子就该这样,不相信会有什么改变。
富人:骨子里就深信自己生下来不是要做穷人,而是要做富人,他有强烈的赚钱意识,这也是他血液里的东西,他会想尽一切办法使自己致富。
穷人:在家看电视,为肥皂剧的剧情感动得痛苦流涕,还要仿照电视里的时尚来武装自己。
穷人:喜欢走穷亲戚,穷人的圈子大多是穷人,也排斥与富人交往,久而久之,心态成了穷人的心态,思维成了穷人的思维,做出来的事也就是穷人的模式。
大家每天谈论着打折商品,交流着节约技巧,虽然有利于训练生存能利,但你的眼界也就渐渐囿于这样的琐事,而将雄心壮志消磨掉了。
穷人:穷人的自信要通过武装到牙齿,要通过一身高级名牌的穿戴和豪华的配置才能给他们带来更多的自信,穷人的自信往往不是发自内心和自然天成的。
富人:李嘉诚在谈到他的经营秘诀时说: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光景好时,决不过分乐观;光景不好时,也不过度悲观。其实就是一种富人特有的自信。自信才能不被外力所左右,自信才可能有正确的决定。
富人:根据一个投资专家说,富人成功的秘诀就是:没钱时,不管多困难,也不要动用投资和储蓄,压力会使你找到赚钱的新方法,帮你还清帐单。这是个好习惯。性格决定了习惯,习惯决定了成功。
穷人:上网聊天。穷人聊天,一是穷人时间多,二是穷人的嘴天生就不能闲着。
穷人就顾不了那么多,成天受着别人的白眼,浑身沾满了鸡毛蒜皮,多少窝囊气啊,说说都不行?聊天有理!
富人:上网找投资机会。富人上网,更多的是利用网络的低成本高效率,寻找更多的投资机会和项目,把便利运用到自己的生意中来。
穷人:买名牌是为了体验满足感,最喜欢试验刚出来的流行时尚产品,相信贵的必然是好的。
富人:买名牌是为了节省挑选细节的时间,与消费品的售价相比,他们更在乎产品的质量,比如会买15元的纯棉t恤,也不会买昂贵的莱卡制品。
人人都向往财富,人人都在不断追求财富.为什么财富总是青睐极少数人,而与自己无缘呢?
要说聪明才智,穷人不见得缺乏,高智商有才能的人也大有人在,却为何没能使自己富有?
当然我们所知的富人并不是象比尔·盖茨这样世界顶尖的富豪,如果按照美国拥有100万美元家庭净资产就可以算是富人的话,对于不少人来说,应是一个可望又可及的目标。
第一,富人相信是他们自己在创造自己的生活,而穷人则往往是听天由命甚至是怨天尤人。
而穷人呢?经常会对自己的命运叹气,认为时不予我甚至是抱怨环境不好。
当他们做生意失败时,他们会将原因归罪于经济不好、员工不努力、家人不支持,而最不愿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如果想成为富人,一个人必须在内心深处意识到命运的改变只能靠自己,而不是依赖他人和外界的因素。
第二,富人玩金钱游戏的目的是为赢,穷人玩金钱游戏的目的是为了不输,这是富人与穷人在投资理财智慧上最大的不同。
美国很多人投资股票,大多数股票投资人的心态是千万别赔钱,而赔了钱之后最大的心愿就是把赔掉的钱赚回来,这种心理阻碍了投资人在股票市场上的创造性,而把自己局限在不输钱的圈子里。
而富人在投资上是思考如何能用最少的钱赚更多的钱,他们会更多地从如何能赚钱的角度看待投资,而不会将不输钱作为第一目标。
第三,在遇到困难和问题时,富人想的是机会,穷人考虑的是障碍。
富人会将焦点集中在如何解决问题,并在这种不利的情形中寻找到转机。
而穷人则往往认为命运不佳,想到的是只要过了这个坎就算万幸了。心态不一样,结果就会不同。
中国著名的电视剧“大宅门”、“乔家大院”等描写中国富商奋斗的故事其实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人人都有梦想,但为什么有的人能实现梦想,而有的人则只能沉浸在梦想之中?
当一个孩子表示将赚100万美元的时候,有的家长会认为孩子不切合实际,只要找一份收入不错的工作,生活自然会过得挺好。
但如果一个人根本没有赚大钱的欲望,那他成为富人的几率就会很低。
第五,富人会承诺时限实现自己的梦想,而穷人只是将梦想停留在梦想阶段。
如果一个人有着成为富人的梦想,但不从点滴入手一步步积聚财富,那他一辈子就难以成为富人。
很多穷人也喜欢开豪华车,但他们的收入却买不起这样的车,他们更可能会说,我没钱买不起,但他们却很少去想办法让自己的收入增多。
在美国有不少穷人靠领取政府的食品券来生活,他们宁愿如此也不喜欢去找工作,或是打双份工来提高自己的收入。
多少年过去了,他们依然过着不富裕的生活,而赚的钱也依然是在维持生活。
很多富有的人从他人的发家致富上可以得到灵感,但穷人往往认为富人的致富经对他们不适用。
富人在理财上有着明显的共同点,即消费不能超过收入,而积攒下来的钱用于投。即钱生钱。
如果一个人能够有效地管理自己的钱财,合理地节约并有效地投资,他的财富就会一点点增多,而善于管理钱财的人最后自然会比不善于管理钱财的人富有。
富人会将金钱作为资本,投资于能增值的项目,如房地产、黄金或其他有价值的资产。
穷人则视金钱为消费的手段,他们往往将钱花在贬值的物品上,如汽车、电视机等上面。
从理财的角度看,一个人能否成为富翁不仅仅是看能够赚取多少钱,而是一个人如何在日常的生活中如何看待金钱和管理金钱。
美国的理财专家总结出普通人为何成为不了富翁的几个原因,这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借鉴。
美国研究者Thomas Stanley和William Dank曾经针对美国身价超过百万美元的富翁,完成一项有趣的调查。
他们发现:“高收入”的人不必然会成为富翁,真正的富翁通常是那些“低支出”的人。
这些被调查的富翁们很少换屋、很少买新车、很少乱花钱、很少乱买股票,而他们致富的最重要原因就是“长时间内的收入大于支出”。
从调查结果得出“收入必须高于支出”这个结论并不难,但却是分隔富人和穷人最重要的界限。换句话说,你位于这条界线的哪一侧,就说明了你目前的消费习惯究竟是健康还是糟糕。
但一般人不会想到,身价466亿美元的比尔·盖茨没有自己的私人司机,公务旅行不坐飞机头等舱却坐经济舱,衣着也不讲究什么名牌,甚至对打折商品感兴趣。
一次,他和朋友同车前往向谢拉顿饭店开会,由于饭店地处西雅图下区,结果去迟了,以致找不到车位。
可最终,盖茨认为这个要价12美元的车位并不是一个好价钱,而且拒绝了朋友来付账的好意,因为他认为这是饭店超值收费。
要知道,盖茨在请客吃饭之类的事情上相当大方,他只是厌恶物值不符。
盖茨过着适度的生活,以致无需出售持有的股票,相反他的股票却因分红派股而越来越多。
在富人看来,穷人最容易出现的消费失误往往是把价格作为衡量价值的标准,通俗地说,就是贪小便宜吃大亏。
比如,两个相邻的新建住宅区,开盘时价格相差无几,A小区聘请了高质量的物业管理公司,B小区的物业管理只能满足基本需求。
有钱人更愿意选择A小区,而穷人则相反,表面上看支付能力的高低决定了彼此的消费选择,但事实上由于物业管理水平的高低,两个小区在数年后品质差距极大。
一个依然保持着开盘时的模样,反而因为人气见旺而更加成熟,而另一个小区则初露颓势,在市场上的直接反映就是A小区的房价比B小区高出一大截。
这样的故事,在全国各地万科开发的楼盘附近都能听到不少,当然优秀的开发商远不止万科一家,但有趣的是几乎国内堪称优秀的开发商,身后都有一个优秀的物业管理伙伴。
- 隆力奇,隆力奇钻石818隆力奇岳红梅,隆力奇钻石818,,隆力奇公司,隆力奇制度,
- 帖子链接:http://www.hotds.com/forum/html/29436.html
Q891259660 2013-07-10 09:55
阳光网商6 2013-07-11 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