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注 册
登 录
公众号 关注二维码
首页
日志
博客主名片
发表日志
创建博客

只有改变 才能重生 (李剑学习收集)强烈推荐

2011-03-21 22:04󰄲0 󰋇 846 次

  鹰是寿命最长的鸟类,它可以奇迹般的活到70岁,超过这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动物。然而,有一部分的鹰却在40岁的时候就会死亡,只有大约3成可以活到70高龄,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当一只鹰活到40岁左右,它的喙会变得弯曲、脆弱,不能一击而制服猎物;它的爪子会因为常年捕食而变钝,不能抓起奔跑的兔子;双翅的羽毛也会粗大沉重,不再能够自由飞翔。这个时候,鹰有两个选择:一是回到巢穴,静静等死,一是通过150天的漫长煎熬,获得重生。如果一只鹰选择了重生,那么它必须艰难的飞到山崖顶端,在那里筑巢。然后,它要忍着饥饿和疼痛,在岩石上日复一日的敲打它的喙,直到脱落。等到新的喙长出来,老鹰必须更为决绝的用新喙将磨钝的爪子一个个拔出,直到长出新的、锋利的爪子。在这两件工作完成后,老鹰还要把那些粗壮而沉重的羽毛从翅膀上一根根拔掉,好让新的羽毛长出来。当这150天痛苦的历程过去,老鹰可以重又获得30年的新生,再次翱翔在天空。

  而在我们生命中,很多时候同样需要沉寂片刻,开始一个蜕变的过程。为了能继续一个成功的人生,我们必须忍痛抛去一些习惯传统和回忆。只有放下过去沉重的包袱,才能享受蜕变带来的新生。

  如果对自己的人生现状不满意。那么就应拿出鹰的勇气来改变自己,把身上的懒惰摔打个粉碎,再把身上的消闲思想一片一片拔掉,最后把身上的借口一个一个无情地揭穿,像鹰一样勇敢地向自己开刀。自然,鹰如果不这么做会有生存的危机,我们不这么做,不会有生存的危机,但是,如果鹰被人圈养起来,有吃有穿有住,35岁后的鹰还能有搏击蓝天的快乐和自豪吗?

  改变总是漫长而痛楚的。也许我们并未面临老鹰那样的重生时刻,也许我们的生活还不至于死亡。但目前我们是否过着我们想要的生活?我们的追求是否仅仅是吃一顿饭,晒晒太阳?如果我们有着更高的期望,如果你感到了不如意而又不甘愿到此为止,那么要改变生活,就需要我们去忍受一个漫长的、痛楚的过程。

  当我们发现有些事情不在我们的能力范围内,当我们发现有些事情我们并不愿意去做,我们可否问一问悬崖上那只老鹰,你如何愿意敲掉你的喙、拔掉你的爪子和羽毛?谋求改变需要忍耐和行动,在我们不会做时要去学习而非惧怕,在我们不愿做时要去面对而非推诿。

  总有一天,没有什么我们不敢接受的,没有什么我们做不到的,那时我们将心怀坦然的享受人生,因为我们已无所畏惧。所以,去接受那些从未面对的,去接受那些我们不曾做得到的,这就是成长,这就是重生。

已有[0]条评论。

日志分类

最新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