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注 册
登 录
公众号 关注二维码
首页
日志
博客主名片
发表日志
创建博客

为何科士威业主纷纷选择炎帝生物

2012-11-26 00:25󰄲0 󰋇 905 次

E科士威是下一个立新世纪或仙妮蕾德

编者最近在直销人网站偶然看到很多帖子,关于探讨一种新型的免费店模式,这种模式来源于一个名叫E科士威的企业,跟身边直销媒体界的朋友提起E科士威,都有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在东南亚,如此优秀的企业,为何到大陆如此水土不服,让我们联想起了,立新世纪和仙妮蕾德,让我感想原来历史是如此的相似,甚至很多专家说是借尸还魂。

 遥想立新世纪雪崩中国,高景恒离职, 元老何肇伦、易文革的先后离开,这些元老下课,就像一台推土机,残酷无情地推倒了立新世纪构筑的精神“圣殿”。立新的雪崩归根结底三句话: 急功近利,水土不服,管理真空。立新世纪的偷渡到了中国后,大量的走私货也随之而来,因为产品求大于供,产品价格也随之上浮,严重扰乱了中国直销的净土。加上立新世纪不顾后果,未婚先育, 至中国法律于不顾,急于争得眼前利益的行为,很快就被中国政府列为非法传销组织,并在2005年被国家工商总局列为10大非法传销公司黑名单之列。低成本的偷渡运作方案,让立新世纪的网络疯狂膨胀,一连串的现实数字正灼烧着立新世纪的神经;为了避开政府的打击,立新世纪的隐蔽性操作,更是直接导致了立新世纪高温消退,趋向衰退。市场的紧急告警,立新世纪并没有及时对企业进行调控和弥补,在外界的质疑下,管理失控成为了立新世纪的走向衰亡的标志,总部在美国,大中华区在香港,前面是高景恒,后面是韩国人金炫洙如何能洞察大陆的形势? 直销公司的理想与视野决定了一个公司的发展道路。立新世纪在中国的全线溃败,最清楚的昭示了部分跨国直销公司的本土不服及战略布局能力的缺失。 其实,这样评价立新世纪是站在了一个更为长远的历史角度。长期以来,境外很多名不符实的直销企业似乎比较看重眼前的利益。但是直销的本质却截然相反,直销看重的是长远,而不是眼前。立新世纪正是从眼前出发,这个出发点虽然被部分经销商认为是务实,但是他们却没有站在直销的高度,将经营的目光放得更长远一些。而这样的经营,尽管过程会有争议,但结果却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今天我在从立新世纪看E科士威,有种借尸还魂的感觉,我们在E科士威看立新世纪有种异曲同工之妙,偷师立新世纪.回看立新的三大问题,E科士威有过之而无不及,其一、2006年开始E科士威香港设立网站,通过小包裹的形式邮寄到大陆,逃过中国的税收,所以价格有竞争力,殊不知中国保健品的税收至少40%,快速整合了不少直销公司的能人志士,起了个非常完美的盘,灰色地带运作4年,2010年注册中国分公司,至今无一作为,继续偷渡,殊不知2005年直销立法,中国目前的法制一个空姐代购100万,都可以判刑11年,一个100人团队的网头都可以判刑5年,http://cn.chinagate.cn/info/2012-09/06/content_26444111.htm ,2011年刑法首次把非法传销定义:30人以上既是组织领导传销罪,不少海外公司为了中国拿牌,砍断了先行经销商,比如:美乐家,如新等,这才是常规步骤,对于海外企业,未婚先育等同于自断后路,等同于藐视大陆法律法规。其二、E科士威2010年正式进入后,水土不服,摸索开始申请牌照,但对中国直销牌照的事宜一无所知,也不知所措,但似随着市场的越来越乱直销牌照离得越来越远,由于灰色运作多年,科士威案底堆积如山,拿牌无望,业内了解直销牌照的流程的专家都有所知,最难的一个流程是:“商务部要向中国所有的省市州自治区的公安,工商,发函,全部回复无案底后才颁布直销牌照”姑且不算商业信誉这关,就堆积如山的案底,恐大陆科士威无一净土,遥看祖国大好河山,郑州、成都、长春、长沙、深圳等地先后被报道科士威传销新闻,http://news.sina.com.cn/s/2009-03-16/042015313793s.shtml ,早在2008年,多人因涉嫌运作科士威士威被判刑,http://www.sdfx.gov.cn/sdfxzx/sdfxzt/sdfxszxjjfz/sdfxsbal/201003/t20100322_78566.html ,2009年山东警方逮捕数十人,2009年人民日报,2010年中央电视台,2012年广州日报,网易、搜狐、新浪、腾讯、等门户网站头条,更有甚者,全国超过百个城市对次新闻转载,似乎已经对E科士威判死刑,如E科士威能拿牌,是对谁的藐视?如E科士威都能拿牌,还有哪个企业部能拿牌? 其三、E科士威2010年正式进入后在广州设立40平米办公室,员工3人,展示店1个,并聘请广州某传媒机构作为策划,中国区法人为女性马籍华人,对中国直销行业了解几乎是一片空白,所有的马资企业都有个特点,中国人都很难进他们的真正决策层,都喜欢空降,至今成立2年有余,管理团队完全不成形,没有董事长,没有总经理,没有外事部,没有业务部,连框架都没有,更谈不上对经销商的保驾护航,对经销商的服务,网上乱象丛生,地面会议没有报备,管理团队0作为,经销商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其管理团队所透露出来的本质还是在于,对直销牌照没有信心,也舍不得投资,更舍不得放弃原有经销商,毕竟灰色地带成本低,营业额做的不错,如模仿美乐家,如新等企业,进入后砍断原有经销商,大力申请直销牌照,然后再开始运作,目前至少也是个准直销企业了,然而现在已经晚矣,连2000万的保证金迟迟不敢上交,E科士威公司的态度也是能赚1天是1天,对中国人也不需要什么责任感,笔者不禁联想起南海的国土争端,似乎这也是个心态的折射。

近期有业内同行传闻E科士威放弃牌照申请,在大陆以新公司维迈名义运作免费店,此举正步入仙妮蕾德后尘。直销界提起仙妮蕾德,一如摇滚乐坛谈及崔健。就是这样一个老牌直销企业在驰骋直销疆场几十年后突然高调宣布:退出直销领域,专注特许经营。对此,业内众说纷纭。其实关于仙妮蕾德退出直销的传闻,自09年年初以来就未曾停止,但所有的传闻归根到底无非只有一个声音,即:仙妮蕾德不得,心死直销。对于此类说法,仙妮蕾德掌门人陈德福博士表现的很平静,甚至有几分冷淡。这不足为怪,因为早在2006两条例实施初期,陈德福博士在接受采访时多次表示:特许经营是仙妮蕾德在中国的唯一经营模式。由此看来,09宣布退出直销,也都是意料之中。1993年仙妮蕾德以美国独资企业的身份进入中国,成为最早一批涉足中国市场的直销企业之一。短短两年内,其业务便从广东蔓延至全国,坐上了当时国内直销业的头把交椅,其国内市场的收入一度超过雅芳和安利的总和。然而,自从1998年直销行业改制以来依靠直销起家的仙妮蕾德可谓每况愈下,直至2009年全面放弃直销,店铺要求越来越高,之前20平方就是展示店,50就是旗舰店,后面慢慢的要50平方展示店,100平方旗舰店,,经销商敢怒而不敢言,当然,更直接的原因是,仙妮蕾德公司还扣着他们上万到数万元的保证金”。到2006仙妮蕾德以山东青岛为例,鼎盛时期店铺超过200家,而到2010年濒临灭绝到不到1成,遭遇滑铁卢,我总结有三个原因:98%以上的经销商选择出走,在中国的品牌知名度不够高,门面定位偏离,试问直销产品脱离了经销商如何销售?没有品牌知名度如何销售?用直销门面的定位做传统的零售?仙妮蕾德的遭遇又让我们不禁想起了科士威,试问未来受伤的到底是谁?

众所周知,直销是减去中间代理环节,给到直销员广告费用,不打广告,然后传统的商业品牌模式几乎是广告先行,以汤臣倍健为例2011年的销售额6亿人民币,光广告费用超过2亿,养生堂等异是如此,追求的都是广告效应和品牌效应,很多读者在问,安利也打广告了,安利今天在中国销售额260亿,他更注重的是品牌的效应,更注重的是消费者的忠诚度,把原有给经销商的一部分,作为了广告费用,为了更适应中国消费者心理罢了。直销严格意义讲在销售行业只能说是小额销售,跟传统品牌比销售额,太不值得一提,直销模式要转型传统,脱离了直销商,本身是弃水行舟的动作,更有甚者,传统品牌是以商圈定义,例如屈臣氏,都是选择最繁华的地段,大资金运作,所以能见过一个门面1年销售额能做到超过1个亿也不足为奇,而E科士威和仙妮蕾德往往以直销的门面来做传统生意,真是滑天下之大稽。前二天采访了几位从E科士威转型到厦门金日的老经销商,透露,大陆维迈店买东西,业绩可以连接到E科士威的网络里,让我不禁想起,投机取巧,践踏中国法律,如果都能如此,那所有的外资都不需要进入中国,都不需要申请直销牌照了,视中国的法律于无存。维迈在中国号称免费店,业主交5万作为保证金,公司装修然后铺货,业主经营,业主要求完成公司营业额的20倍,考核店主时需要完成7万营业额,如没考核过,需要在买7万,此法比仙妮蕾德还更恶毒,考核一个免费店的成本累计至少需要12万,只赚取5%,而仙妮蕾德是拿代理,直接赚取超过50%,投资差不多,风险差不多的情况下,利润却相差10倍,举例:维迈开10家维迈店,累计录取比例10:1,这100人考核先前完成的积分营业额就超过700万,这700万的利润,足足让E科士威空手套白狼的开10个店,看E科士威财务报表,以E科士威2011年营业额为例,大概是30亿RMB,全球超过1800家门面,除去大陆网站出货5亿,累计是25亿,门面年均营业额是138万,每月门面平均营业额12万,这12万还包括大量加盟订单,业主平均能拿到的是6000元,然后这6000元还要除去水电电话费办公用品税务等等额外开支,一个门面至少2个人,其实整体是亏损经营,台湾几百个门面,2011年只做5亿人民币的营业额,联想一算,台湾店长整体是否盈利?免费店本身就是个伪命题,联想中国大陆:消费水平能跟台湾香港比吗?点击查看台湾科士威店铺关门http://www.ecosway.net.tw/ecosway_taiwan/salecenter_announcement.html ,大陆维迈可以500,1000EV加盟吗?货品的数量能和海外比吗?而维迈不承担任何经营风险,这些都将套牢E科士威业主。其实免费店都是个嘘头,并没有掩盖其本质,内资哪个直销公司没有养店费?6%8%的比比皆是,以完美公司计算,全国5000家门面,销售额110亿,店铺年均营业额220万,几乎是是E科士威的1倍,更能体现免费店本身就是个伪命题,维迈是E科士威,可进可退之举,进可整合E科士威所有消费者,转型传统,退可暂时稳住经销商,一旦东窗事发,全盘撤出,还能盈利,让经销商承担着这风险,不禁想起,E科士威管理层社会责任感与企业使命缺失,让我想起了一则寓言:“江湖传闻,某坐岛上有黄金,众百姓都上岛寻宝,没有人找到,但前赴后继还是有人去寻宝,没有人寻到宝,后发现有人赚到钱,那就是载百姓过去的船夫,”

立新世纪蓝宝级经销商常小波在湖南岳阳被举报,随后被司法机关逮捕。常小波开始向公司方面求援,希望公司拉一把,而其他团队领导人也呼吁公司出面协助。立新世纪义正言辞地拒绝了这一非分之想,立新世纪在经营上一贯坚持遵纪守法(偷渡进入中国除外),帮助常小波岂不将公司置于不义。在立新世纪沉默时,另一家公司的老总却积极展开对常小波的营救,他就是立康公司老总吴铭仁。常小波被抓一事与他不规范的操作有关,但产品批号问题在这次事件中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并让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立新世纪尝到了苦头。在调查过程中,警方发现,常小波经营的产品没有批号,因为产品一事将立新世纪牵扯出来,警方开始追查产品来源,随后查到立新世纪广州分公司。广州分公司得知这一消息后,迅速上报香港方面,立新世纪(香港)非常负责任地告知广州分公司员工,大家就地解散,赶紧逃吧,什么都不要留下。广州分公司惊慌之中顺利完成撤退,等有经销商到广州分公司了解情况的时候才发现,公司已经空无一人,可谓是雷倒万千人,随后因中国连锁反应日韩等优秀市场接连萎缩,截止至今立新这品牌已名落孙山,惨不忍睹,一代巨星陨落。

   E科士威到底会成为下一个立新世纪,还是会成为下一个仙妮蕾德,让岁月来检验我的语言,编者更希望所有的直销企业谨记:社会责任感大于天,更希望所有的直销经销商谨记:合法企业才是立业长青之根本,事业之基石,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编者无意攻击任何人,只是站在事实求实的角度分析问题,为科士威所有销售说句话,赚点钱真不容易什么都要做,而且还要提心吊胆,不过怪只能怪公司不作为。.

已有[0]条评论。

日志分类

最新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