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化产品有五个特性
1.人人买得起(Affordability)。
录放影机于l976 年首度问世时,每个家庭都想拥有一部,但每部 l500 美元的价格让多数人望而却步。随着科技进步,录放影机的价格下滑到 100 美元以下,到了 1990年,全美 l 亿 1000 万个家庭共拥有 1 1"L2000 万部录放影机。像汽车或房子之类的产品,即使科技进步,价格也不可能低到人人买得起。但随着另一项产业的兴起——
消费金融,消费者可以每月分期付款的方式分摊价格,拥有这些产品就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2.口耳相传(Legs)。
一项产品或服务如果光靠行销手法很难普及化。除非能口耳相传;只要一群人拥有之后,不必再靠宣传,其他人自然就有购买的欲望。就像看到别人使用汽车、电视和个人电脑后,自己立刻也想拥有一部。
3.持续性消费(Contiunal
consumption) 。
根据统计,今天要诱使消费者尝试一项新产品,得花上 100 多元的广告行销费用,而这只是测试消费者的偏好而已。消费者喜欢后还必须有相关的产品或服务刺激大家持续购买,才能成功。以电视和收音机为例,使用的普及导致广告量增加,带动更多精彩的节目,进而创造更多的电视和收音机需求。消费者虽然每 5 年才花 100 美元买台录放影机,但一部录放影机却创造每年 900 美元的录影带租售业绩。再如消费者买部个人电脑后,都会想要功能更强的印表机、画质更好的荧幕、速度更快的国际网络连结等。成功的商品必须是能持续消费的普及化商品。
4.老少咸宜(Universal
appeal) 。
任何产品或服务如果要成为改变我们生活方式的大众化产业,必须让每个人都有想要拥有的欲望。今后,每个人都想要汽车、收音机或个人电脑,但独木舟、脚踏车或豪华游艇,就不是人人想要的。然而,一种具有老少皆宜特性的产业,并不代表这就是老少皆宜的产品,消费者各有所需,所以应该设计不同的产品满足不同的需求。福特最初只制造单一款式,人人买得起的 Model T ,他经常沾沾自喜说:“我可以卖给你任何一种颜色的车子,只要是黑色的。”但有些 Model T 的车主宁可放弃高品质的车款,而选择颜色多样化的车子,于是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即以此为诉求,每年推出新车款刺激重复性购买,因而在 20 年代击败福特汽车。
5.缩短消费时间 (Low consumption time) 。
这是今天希望成为普及化新产品和服务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忙碌的消费者必须有空间享用。今天大多数普及化的产品,除了带来享受的乐趣外,还必须能节省消费者的时间。汽车和飞机缩短消费者的旅程,录放影机免去消费者到戏院大排长龙的困扰( 或是让家人在晚餐时共同观赏心爱的节目,增加全家共处的时光) ,而用电脑打字比用打字机省时。
QQ: 1474275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