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注 册
登 录
公众号 关注二维码
首页
日志
博客主名片
发表日志
创建博客

值得回味的一段话

2012-05-18 20:18󰄲1 󰋇 998 次
小康小康大病一场就泡汤;辛苦攒钱几十年,一病回到解放前!
   身体差,钱往医院花!守健康,把财门!
   投入1元预防,节约9元药钱!节约100元抢救费!
   金钱是子女的,地位是暂时的,荣誉是过去的,健康是自己的!
   长寿且活得健康是第一财富; 健康养生心理平衡最重要
   工作上顺其自然,享受生活,享受人生! 生是暂时,死是永恒...
  乔布斯无所不能,但在病痛面前,乔布斯却无能为力,最终不幸离开了我们,年仅56岁。 乔氏之死告诫我们: 凡事看积极阳光的一面
  1.别总是在压力下工作,累坏了自己,特傻!
  2.别忘了身体是一切,没了健康,无法享用人生所有的乐趣,特亏!
  3.别以为能救命的是医生,其实是你自已,养生重于救命,特对!
  4.别以为付出就有回报,凡事只有不计回报,才能终有好报,特灵!
  5.别忽视了与你有缘者,等繁华过尽,你才明白知音难觅,特悔!
  
   聪明人经营健康,明白人储存健康 .
   普通人不懂健康,糊涂人忽视健康,
   让我们大家都来经营健康,健康是福.
  
   西医治的是“症”,症状。中医养生:最高境界是未病先治。
   养生学是一门管理的学问,是对我们自身的管理,也是对我们生命历程的管理。
   现在对于人类自然极限寿命的推算,应该在100—175岁之间。老龄委曾经在全国做过调查,男性的最高年龄是131岁.女性是122岁。按照人类寿命极限来说,60、70岁还处在中年,而不是老年时期。为什么没有达到人类生命极限,原因在于我们在生命的调护上还不到位。
   中医养生包括形神共养、协调阴阳、顺应自然、饮食调养、谨慎起居、和调脏腑、通畅经络、节欲保精、益气调息、动静适宜等一系列养生原则,而协调平衡是其核心思想。当一个人身体达到平衡点的时候.是最健康的,是“治未病”。
   养生学是一个社会问题。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在2025年之前,发展中国家糖尿病患者会从8400万增加到2.28亿,全世界糖尿病患者预计会从1.35亿增加到3亿。这都是生活方式导致的疾病,给国家卫生资源带来了巨大负担。所以,健康不仅属于个人和家庭,寓于社会,是一个国计民生的问题。
   中医养生像一列满载丰富资源的车,承载着几千年的文化,闪烁着东智慧的光芒.能为全人类健康作出贡献。
   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无知!!!
   健康误区:
   一、老了才养。许多人认为养生是老人的事,年轻时无须养生。其实,养生要从娃娃抓起,正如机器要从新时保养。一旦零件有损,养生为时已晚,效果必将大打折扣。  
   二、病了才治。许多人不病不查体,病了才看医生。其实,养生应以预防为主,平时应定期检查,定时保养。  
   三、饿了才吃。许多人不吃早餐或不按时就餐,理由是不饿。生理学告诉我们,食物在胃内经过4~5个小时后就全部排空。感到饥饿时胃液已经开始消化胃黏膜,而规律饮食、均衡营养,是养生保健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  
   四、渴了才喝。平时不喝水,口渴才饮水,是许多人的习惯。事实上,水对人体代谢的作用比食物还重要。感到口渴时表明身体已经缺水到一定程度。临床发现,不常饮水的人,患便秘、尿路结石的机率会明显高于有饮水习惯的人。  
   五、急了才排。许多人没有定时排便的习惯,甚至有便不解,宁愿憋着,这样对健康极为不利。大小便在体内停留时间过长,容易引起便秘或膀胱过度充盈,粪便和尿液中的有毒物质被人体吸收,造成“自身中毒”。  
   六、困了才睡。人的一生约有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睡眠是新陈代谢活动中重要的生理过程。只有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保证每天不少于7小时睡眠,才能维持生物钟的正常运转。但有些人不是按时就寝,而是毫无节制,不困不睡,甚至困了也强撑着。这不利于保护大脑,更易引起失眠,长此以往,损害生命。  
   七、累了才歇。累了才休息是许多人的习惯。其实,累是身体相当疲劳的感觉,这时休息已为时过晚。应养成不累也休息的习惯,做到不过分透支体力、脑力。  
   八、胖了才减。进食过量、营养过剩、缺乏运动是导致肥胖的主要原因,这些都是可以预防的。时下,许多人不加节制大吃大喝,大胖子随处可见,一胖就易病。况且,目前尚无理想的减肥药问世。因此,减肥不如防胖,莫做胖了再减、自己掐自己脖子的傻事
已有[1]条评论。

日志分类

最新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