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膨胀的需求造就中国保健食品行业的野蛮生长,行业乱象多、价格不亲民、监管措施不完善、消费者购买缺乏理性等,成为制约该行业发展的几大因素。
安利、汤臣倍健、交大昂立、养生堂、碧生源、天狮、紫光汉沽、椰岛等保健品品牌在中国日益家喻户晓。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消费者对各色保健食品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据预测,2015年,我国营养与保健食品产业规模将达到1万亿元,年均增长20%,行业发展潜力很大。
郑州万多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韩全保对此感到不解,“随着消费者‘花钱买健康’的养生理念逐渐增强,保健食品也应该成为一种常见消费品,趋于平价。”
采访中,曾任某保健食品公司营销经理的贾女士坦言,保健食品的销售技巧性非常强,“善于抓住消费者心理的业务员业绩较为突出。”
作为国家公务人员的陈希一再劝阻父亲不要随意听信销售人员强调的产品效果,“我不反对吃保健品,吃点也没害处,但我痛恨这种不择手段的欺骗,利用老年人对健康的渴望,赚取昧心钱。”
他强调,销售人员不是医生,不能给消费者“开处方”。此外,国家有关部门也有明确规定,任何保健食品都不许做任何治疗作用的宣传。违反这个规定也属于违法。
他强调,就目前的行业现状而言,一方面需要国家加强监管和整顿来保护消费者利益;另一方面,消费者自身也应该掌握科学营养知识,理性食用保健品,绝不能将保健食品等同于药品,严守保健食品的科学用量。
第一,购买时,可以要求销售单位出具保健食品批准证书的文件,或要求查看批准文件的复印件。销售商家在出售商品前必须向相关部门索要批件,这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明确规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