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着走着,其中一名樵夫眼尖,看到山路上扔着一大捆布,走近细看,竟是上等的细麻布,足足有十几匹之多。他欣喜之余,和同伴商量,一同放下背上的棉花,改背麻布回家。他的同伴却不同的看法,认为自己背着棉花已经走了一大段路,到了这里丢下棉花,岂不是枉费先前的幸苦,坚持不换麻布。先前发现麻布的樵夫屡劝同伴不听,只得自己竭尽所能地背起麻布,继续前进。
又走了一段路,背麻布的樵夫望见林中闪闪发光,走近一看,地上竟然散落着数坛黄金 科士威,心想这下真的发财了,赶忙邀同伴放下肩头的棉花,改用挑柴的扁担挑黄金。
他的同伴仍不愿丢下棉花,还是那“不想枉费幸苦”的论调。并且怀疑那些黄金是不是真的,劝背麻布的樵夫不要白费力气,免得到头来欢喜一场。
发现黄金的樵夫只好自己挑起了两坛黄金,和背棉花的伙伴赶路回家。两人走到山下时,突然下了一场大雨,两人被淋得湿透了。更不幸的是,背棉花的樵夫背上的一大包棉花吸饱了雨水,重得已无法背动。那樵夫不得已,只能丢下一路舍不得放弃的棉花,空着手和挑金子的同伴回家去。那个背棉花的樵夫固然执著,但他太不会变通了。
思考:顽固不化、头碰南墙不转弯的人,很可能一开始就是方向错误的,注定不会成大事。走不通的路,就立即收脚步,检查其原因,调整原来的方向。从而突破桎梏,拓展新的思考空间。要懂得适时放弃的必要性。当明知那是一件违背自然法则的事情,还要坚持研究,这个时候,坚持就变成了固执,同时毅力也变得毫无价值,会惨遭现实的戏弄,会被现实撞得头破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