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央视新闻微博曝出上海抽检湿巾42%含国际禁用防腐剂的新闻,微博中还列举了含有防腐剂CIT的湿巾品牌,以供识别避免伤害。基于对权威媒体的信
任,我们相信这个新闻的真实性,也愿意将我们在CRM系统上的探索精神放到这条新闻上,让新闻数据更加丰满。而当这些数据像我们在CRM中记录客户资料一
样事无巨细地铺陈开来时,深度分析将随之而来,网友们将和那些使用CRM的销售人员一样,挖到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当我们在谈化妆品和个人护理用品中的高效防腐剂的时候,其实说的就是CIT(甲基氯异噻唑啉酮)和MIT(甲基异噻唑啉酮),CIT常与MIT一起联用。
许多欧洲国家把化妆品中含有的CIT和MIT混合物的防腐剂体系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妆品过敏原,因为这个防腐剂体系含有大量镁盐以及有致癌作用的有机氯成
分,它可被含硫有机化合物以及胺氧化物中的过氧化物杂质分解、开环,对酵母菌抑制效果差、易失活、刺激性高、过敏反应概率高。目前,仅限在洗去型化妆品
(如香波、沐浴乳、洗面奶等)中使用。简单来说,如果我们使用的免洗的产品中含有CIT、MIT,可能会造成皮肤过敏,即微博中所说的化学灼伤。但这并不
是绝对化的,因个人的差异性,有些人可能并不对这类防腐剂产生影响。而对于冲洗类化妆品、卫生用品,就不必过于担心过敏的问题了。
对于单用MIT作防腐剂的情况,欧盟及国内的法规限量为0.01%(即100ppm),而以CIT、MIT混合形式的添加,限量为0.0015%
(15ppm)。这次央视微博并没有报道湿巾中防腐剂的含量比,所以我们无法知道防腐剂是否超标,但可以肯定的是,含有这类防腐剂的湿巾造成的过敏概率将
提高很多。(转自亿客C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