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有几场市场会议,直销市场回暖速度出乎意料!”在百日行动过后,微商市场持续下滑的情况下,这是近期业界声音发出最强音。 随着国内疫情长期稳定受控以及各行业的复苏和发展,人们恢复正常的生活、工作节奏,特别是经历了低谷时期的直销行业正在不断“回暖”,再度恢复元气。 调兵遣将•运作频频 直销行业的回暖也从几个层面体现,企业欲动人先动,我们多少可以从一些高层的变动,看出一些企业树立的战略与目标
来源:国材济世经销商提供 世直研最近从市场渠道了解到,有一家名叫国材济世的公司,号称是国药集团的下属企业,正以“大单模式”运作市场,并承诺配送积分(积分可以用来兑换原始股)。有经销商告诉世直研,公司上市后预期估值可达2670亿元,如果拥有100万元原始股,到时就可变成5340万。 来源:国材济世经销商提供 简单直接的市场刺激政策,“美好”的上市预期,一时间投资者众。 《代理合同》,来源
4月28日,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召开全系统价监竞争(规范直销与打击传销)工作会议。市局党组成员聂惠仁出席会议并讲话。各县区局分管领导、价监竞争职能股室负责人、市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队分管领导、价格检查相关执法人员及市局价监竞争科全体人员参加会议。 会议全面总结了2020年全市价监竞争(规范直销与打击传销)工作,传达了2021年全省价监竞争(规范直销与打击传销)工作要点,安排部署了2021年全市价
为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和作风教育整顿月行动精神要求,近日,安顺市市场监管局召开2021年直销企业守法经营指导座谈会。安顺市11家直销企业及其经销商代表参加了会议。安顺市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褚代忠参会并讲话。 会议分别从直销监管、保健食品经营、广告宣传等方面对参会企业进行了指导。 会议强调,直销企业一是要提高认识,进一步适应新常态、新需求。自觉遵循新常态下经济运行规律,坚决破除过去的
新冠肺炎疫情的来袭,让全民的健康意识大大提升,无疑为大健康产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5月7日-10日在海口举行的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下称消博会)上,大健康企业纷纷亮相。 大健康企业参展消博会,一方面是希望借助消博会平台,提升品牌知名度;二是希望在消博会平台上,与友商进行业务探讨,同时寻找新的机会。在此次消博会上,大健康企业有何收获?其未来的商机在哪? “破圈”参展收获满满 “与
霍老太太购买的“药品”。 霍老太太居住在旧楼小套间里。 霍老太太上当办理的“预保卡”。 “一份1320元的预保卡我一口气买了十份,各种溶血栓‘药品’一瓶一万多元,我们老两口节衣缩食买了许多,但最终啥作用没发挥,老头子仍‘走掉了’,让我们‘人财两空’,请媒体曝光这些欺骗老人的公司,提醒更多的人不要再上当。”这是家住兰州城关区旧大路的霍老太太日前向本报记者反映自己十年来购买保健品上当的经历。
青海省市场监管局始终把党史学习教育同对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同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结合起来,立足解民忧、纾民怨、暖民心,持续开展保健食品及“保健”市场乱象专项清理整治,严厉打击涉及保健食品及“保健”名义的非法生产经营、欺诈和虚假宣传、违法广告等违法行为,全力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全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前移关口,联合发力,以实际行动为群众放心消费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屏障。一是聚焦主体责任落实
为了切实保障保健食品安全,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我国于2016年发布了《保健食品注册和备案管理办法》,加强对保健食品事中事后的监管,成效显著。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近日发布的《2020年中国国产保健食品备案的初步分析》显示,2020年度国家及地方市场监管部门共计抽检保健食品8640批次,合格率为99.35%。有业内人士指出,此举不仅有利于保健食品安全监管,更助推了企业产品创新,为行业带来了发展
记者从省市场监管局获悉,为严厉打击涉及保健食品及以“保健”名义进行的非法生产经营、欺诈和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全力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省市场监管局持续开展保健食品及“保健”市场乱象专项清理整治,截至目前,已责令停产停业13家保健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立案查处4起,罚款26.68万元。 专项清理整治行动开展以来,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对全省保健食品生产企业进行全覆盖检查,并以提醒告诫的方式对25家保健食品
中国男性颜值经济发展迅猛,男性化妆护肤意识增强,男性化妆品市场正逐渐成为一片新兴的蓝海。快速增长的中国男性美妆市场吸引了诸多企业加入竞争,未来中国男性化妆品行业将呈现3大发展趋势。 中国男性美妆市场快速增长 韩国贸易协会成都代表处10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按年龄段看,男性化妆品主要消费者群体是18到25岁男性,占整体男性化妆品消费的59.5%,其次是26到30岁,占比21.3%。 数据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