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衅法律底线的“蜜源”凉了:套路大学生、宣扬无限级佣金躺赚模式、因涉嫌传销被冻结资金3000万
如蜜源之类的所谓社交电商平台,其实从一开始就名不副实,打着社交电商的旗号却干着传销的勾当。这种试图挑衅法律法规底线的行为必将受到严惩!
日前,中国裁判文书网发布的1份行政裁定书显示,汉寿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在查处蜜源(广州)新媒体科技有限公司涉嫌传销一案中,向法院提出申请,请求冻结被申请人蜜源(广州)新媒体科技有限公司设立的支付宝账户和银行账户内的资金共计3000万元。法院经审查认为,汉寿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的申请符合法律规定,裁定冻结相关账户,冻结期限为一年。
因涉嫌传销,被冻结资金3000万
湖南省汉寿县人民法院行政裁定书((2021)湘0722财保6号)显示,申请人汉寿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在查处被申请人蜜源(广州)新媒体科技有限公司涉嫌传销一案中,为防止被申请人转移或隐匿违法资金,于2021年3月30日向法院提出申请,请求冻结被申请人蜜源(广州)新媒体科技有限公司在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设立的支付宝账户、在中国建设银行广州海珠支行设立的账户(账号为4405××××0356)、在招商银行广州同和支行设立的账户(账号为1209××××0302)内的资金共计3000万元。
法院经审查认为,汉寿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的申请符合法律规定。据此,依照国务院《禁止传销条例》第十四条第一款第(八)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百五十九条规定,裁定如下:
冻结被申请人蜜源(广州)新媒体科技有限公司在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设立的支付宝账户、在中国建设银行广州海珠支行设立的账户(账号为4405××××0356)、在招商银行广州同和支行设立的账户(账号为1209××××0302)内的资金共计3000万元,冻结期限为一年。本裁定立即开始执行。
公开资料显示,蜜源(广州)新媒体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5月23日,注册资本为100万元,黄顺清是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兼总经理。广州智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是持股51%的大股东,广州不易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是持股49%的二股东。
“蜜源APP”是蜜源(广州)新媒体科技有限公司旗下业务,对外宣称是一款综合性导购领券返利App,汇集大量淘宝商品优惠券,用户可先领券,再跳转至淘宝下单,同时通过社交关系链对商品进行传播销售,获得返利。
蜜源官网显示,蜜源(广州)新媒体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5月,总部设于广州,是一家集合全网优惠的社交电商内容导购平台。旗下APP于同年7月上线,通过3年发展,蜜源用户规模从三名初创用户成长到如今的三千万+用户,由一家初创企业成长为年度GMV破百亿的行业代表。
蜜源的传销套路,盯上了大学生
据公开资料显示,2020年6月,蜜源对外正式发布三周年“效能革新”战略,成为全国首家全面布局社交电商、新零售无人便利仓及直播内容领域的企业,并定下了未来三年服务1亿人,创造1000亿GMV,打造世界级社交电商内容导购平台的战略目标。
但伴随着这一打造“世界级平台”呼声的,是对蜜源涉嫌传销的种种质疑。在投诉平台上,不断收到关于蜜源的投诉。种种迹象都在指向一点:蜜源涉嫌传销,而且传销的对象还是在校大学生。
有一位老师在投诉中写道:“我一直认为校园是一片净土是学生们求学的乐园,如今却成为了传销组织培训拉人头,肆无忌惮发展下线的地方。希望相关部门尽快做出查处,严惩传销组织。”
据报道,蜜源APP还针对部分高校,制订并开展了有组织有计划的分工和培训,经常有人在针对在校学生的推广群里发布“(做蜜源APP)至少一个月能赚好几千”、“动动手指轻松赚”、“跟着我做蜜源,向钱看、向厚赚”等宣传广告。
据蜜源团队内部人员透露:“蜜源APP一共分为3级,即会员、VIP会员、运营商,晋升了运营商就能独立带团队,享受团队无限级佣金。只要做好前期推广,后期可以坐着收钱,真正管道收益躺赚模式。”
运营模式涉传,屡遭媒体曝光
财鲸岛注意到,2020年就有多家传统主流媒体已经报道了蜜源APP涉嫌传销的问题。
2020年9月,据“中国消费者”报道,其投诉平台不断收到关于蜜源的投诉,相关投诉核心信息均指向:蜜源涉嫌传销;发展在校学生来专职拉人头,疯狂收取人头费。一名浙江某高校教师在投诉中称,最近发现有学生在使用一款名为“蜜源”APP达到走火入魔的地步。甚至还把他拉进群,群里每天发布的动态,基本上都是打鸡血让拉更多人进入,通过这样来获得收益。已有不少学生沉迷其中不可自拔,都开始旷课去想着拉人头赚钱,还有严重的表示要去广州到总部去学习去找组织,去找他们的老大。
同年9月,中国网财经发表了题为《蜜源APP发展在校大学生“拉人头”赚钱:号称“无限级佣金”被质疑涉嫌传销》的文章,尽管文章提及蜜源APP在拓展中实行免费注册制,摒弃了社交电商传统的“入门费”,但其仍存在“拉人头”的行为,且大肆宣扬“团队无限级别佣金”,存在拉人头发展下线的传销模式。
另外,2020年12月21日,工信部网站发布关于侵害用户权益行为的APP通报(2020年第七批)。其中,由蜜源(深圳)新媒体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APP蜜源(版本号:6.2.9.1)被认为涉及违规收集个人信息的问题。而蜜源(深圳)新媒体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4月20日,注册资本为100万元人民币,为蜜源(广州)新媒体科技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蜜源VIP升级运营商虽然不再需要支付“入门费”,但三项条件中的“直邀粉丝”、“有效间接粉丝”,仍属于“拉人头”的行为,而蜜源运营商权益中的“培养奖励(享直属团队奖励的25%)”、“团队奖励(享整个团队20%奖励)”、“管理奖励(享间接团队奖励的8.47%)”等部分,则涉及《禁止传销条例》中的“团队计酬”的问题。
挑衅法律法规底线必受严惩
其实,因为涉传销被冻结资金的不止蜜源一家。据财鲸岛不完全统计,2020年因涉嫌传销被冻结账号、罚没金额的社交零售平台多达20家。其被冻结金额总额超16亿元人民币,已公示被罚没金额超8420万元人民币。
在传统电商流量见顶、线上获客成本不断攀升的当下,不少平台将去中心化、准入门槛低的社交化推广作为收割流量的法宝。
社交零售一触即发,很多社交电商、微商平台顺势成为了发展势头迅猛的“黑马”。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社交电商销售额为22247亿元,较2018年的12643亿元同比增长75.96%;2020年中国社交电商市场销售额依然以超过60%的增速增长,销售额达到37031亿元。
但近年来,不少社交平台在发展过程中频频爆雷涉嫌传销,导致行业口碑急剧下滑,原先被看好的“黑马”也逐渐变成了影响市场健康发展的“毒瘤”,从而成为了监管机构重点“照顾”的对象。顿时,行业内一片哗然:有“喊冤”的、有不服的、有不满的,还有甚至要发誓对抗的。
然而,违法终究是违法,在强势监管下只会无处遁形。
因此,如蜜源之类的所谓社交电商平台,其实从一开始就名不副实,打着社交电商的旗号却干着传销的勾当。这种试图挑衅法律法规底线的行为必将受到严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