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注 册
登 录
公众号 关注二维码
󰊝直销网 󰊯 新闻资讯 󰊯 打传前线 󰊯 正文

南充男子误入传销骗局,民警劝阻及时止损!

2021-12-07 13:52󰄲0 󰋇 11114 次

  近日

  西充县双凤镇一男子张某误入传销陷阱

  坚持要向对方转账数万元

  其妻子知道后百般劝说

  可张某据不听劝

  甚至拿起菜刀抵抗

  无奈之下

  家人只得报警求助

双凤派出所接警后

  民警迅速赶到张某家中

  经过数小时的劝说和普法

  成功阻止张某向传销组织转账

  让其免遭4.8万元的高额经济损失

  事情还要从一场旅行说起......

  11月底,张某在朋友李某的邀请下到安徽旅游,殊不知这场旅行原来是一个请君入瓮的圈套。旅行期间,李某多次在言语中透露自己马上要发大财,并对自己生财门道闭口不言。在张某的不断追问下,李某假装神秘的说自己在跟一个有“内部消息”的组织做生意。

  张某多番表示自己也想参与这项生意,于是在李某的引荐下,其加入这一“神秘”组织,并当即交纳一万元会费。12月4日下午,张某回到双凤镇家中后,立即寻找银行卡准备给“神秘”组织转款48000元,其反常行为引起了妻子的警觉。

  妻子询问其转款原因,张某支支吾吾、闪烁其词。其妻随即将亲戚朋友喊到家中,一起劝说张某不要转款。由于坚信“神秘”组织会给自己带来巨额财富,看到众人百般阻扰,张某突然拿起家里菜刀,扬言谁不让他转钱就砍谁,看到丈夫已经情绪失控,张某的妻子只好向警察求助。

  民警到达现场后,对张某进行安抚,劝其将刀放下,并开始耐心交流沟通。随后张某向民警讲述了自己在旅游途中遇到神秘组织的经历,并对该组织做了详细的介绍。

  民警从张某口中得知,该组织有不同层级的人员,他们通过统计直接或间接发展的人员数量、销售业绩作为支付报酬的依据,同时进入该组织要求交纳一定费用。凭借多年办案经验,民警当即判断该神秘组织与传销组织特征完全吻合,这就是一个非法传销窝点。

  待张某情绪稍微稳定,民警向张某讲解法律知识,列举典型案例,并在网上搜索相关信息,以打消张某的疑虑。张某虽有所动,但仍想自己冷静一段时间。

  为了让张某彻底醒悟,次日一早,民警又通知张某到派出所,进一步通过以案说法、角色分析、亲身经历、亲情感化等方式与其交心谈心。经过长达两个小时的劝说,张某终于认清了传销组织的真实面目,彻底认识到自己的愚昧,并表示绝不会向对方转账,同时断绝与该组织的一切联系。

  “感谢你们,如果不是你们给他耐心上课,我们的几万元钱就没了。”张某的妻子连连向民警致谢。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揭开传销的真面目

同时具备以下三点就可以断定涉嫌传销

  根据禁止传销的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不管传销组织如何变换手法伪装自己,只要同时具备以下三点就可以断定涉嫌传销:

  一是交纳或变相交纳入门费,即交钱加入后才可获得计提报酬和发展下线的“资格”;

  二是直接或间接发展下线,即拉人加入,并按照一定顺序组成层级;

  三是上线从直接或间接发展的下线的销售业绩中计提报酬,或以直接或间接发展的人员数量为依据计提报酬或者返利。

  再简单讲,只要具备“交入门费”“拉人头”“组成层级团队计酬”就可认定为涉嫌传销。

  遇到以下五种形式

  一定要提高警惕

  以介绍职业、招聘兼职、从事新型项目经营、低成本创业等为名,欺骗他人在本地或异地非法聚集,以面对面集中授课“洗脑”的形式,用“财富、梦想、荣耀、成功”等词语诱导他人参与。

  以所谓合法公司为掩护,假借高科技、新产品的幌子,以产品直销为名,宣传增设专卖店、实现连锁销售、创建概念店、申办体验馆、出资购买区域发展加盟商的权利等,通过发展加盟商按层级收取加盟费吸引他人参与。

  以互联网、报刊等媒介发布“外汇交易”“股票投资”“新能源开发”“风险投资”“经营模式创新”等所谓致富信息,或推销“教育培训”“个人理财”“远程教育”等虚拟产品,引诱他人参与。

  以亲属、朋友、同乡身份介绍“新型营销”“全新致富理论”“网络营销”等信息,邀请所谓“成功人士”现身说法或组织招商会、推荐会、免费旅游并送纪念品等活动,诱骗他人参与。

  以电子商务网站为载体,极力美化公司形象,鼓吹预期收益,并通过一定方式展示已经参与人员的姓名、业绩、奖励、分红等情况,刺激他人加入。

来源:西充公安

已有[0]条评论,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