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学习提认识,立足本职促公益!——陕西省政协特聘专家、三八妇乐创始人袁晓峰
1月27日,陕西省政协参政议政人才库特聘专家、三八妇乐创始人袁晓峰教授履职报告出炉。据了解,建立参政议政人才库,是省政协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中央政协工作会议精神的创新举措,是提高人民政协协商议政能力和水平的积极探索。作为省政协特聘专家,袁晓峰教授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省政协各项活动,立足陕西发展大局,重点关注产业助推乡村振兴以及健康公益事业等方面的工作,在参政议政、建言献策上当好参谋助手,为陕西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以下为袁晓峰教授履职报告全文:
转眼间,我受聘省政协特聘专家已经一年多了,在此期间,我在积极参与省政协医药卫生体育委员会组织的各项活动的同时,立足本职工作,发挥自身优势,秉持科技创新的理念,投身于人民群众的健康事业,推动本职工作提质增效,也在产业助推乡村振兴、健康公益以及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一点微薄的努力。
01
注重政治学习
提高思想认识,提升履职能力
学习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加强政治学习是适应形势发展和履行职能的迫切需要。因此,我坚持把政治学习当作是一种职责。透过政治学习,既提高了自己的政治站位,也提升了工作潜力和工作水平。履职期间,我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认真学习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理论,牢牢把握新时代人民政协的新方位新使命,切实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作为履职工作的中心环节,不断增强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与此同时,我还积极在企业内部开展各项政治学习活动,比如多次邀请专家在企业内部以开党课、讲党史、学习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等形式,努力提高自己和企业员工的政治素养,增强了全体员工的使命感。
02
发挥科研优势
实施产业助农,助推乡村振兴
近年来,“小木耳”已经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大产业”,当我了解到在木耳产业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以初加工的干制产品为主、附加值较低等问题,并严重影响木耳产业的快速发展的情况时,我经过多方调研,发起了“小木耳大产业促进计划”,即带领三八妇乐特医食品有限公司围绕柞水木耳展开“重研发、扩规模、促加工、树品牌”的产业链建设,通过“产学研”结合的技术优势,以创新的姿态对柞水木耳多种活性成分的清肺润肺作用进行了更为科学的考量,对柞水木耳传统功效进行了更为精准的定论,并利用生物预消化等现代生物技术,研产了慕洱汤系列柞水木耳精深加工产品。
目前,慕洱汤系列柞水木耳精深加工产品相关科研项目已入选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项目和国家(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同时,该系列产品也获得一项国家专利认定,并入选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第二批“陕西工业精品”名单及国家扶贫产品认定,上架至国家“扶贫832”平台。现在,我们正在继续加大科技帮扶力度,努力提高柞水木耳产业发展的效率和质量,从而为乡村振兴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03
立足本职工作
推动公益事业,助力健康中国
履职期间,我立足本职岗位,大力推动健康公益科普活动等健康知识普及行动,助力“健康中国”战略的落地实施。联合中国生殖健康产业协会举办的大型公益项目“中国生殖健康服务工程——蝴蝶计划”项目,在2021年举行公益科普讲座1万+场(次),受益人数达300百万人(次)。截至目前,该项目已覆盖全国33个省级行政区,举办健康知识讲座8万+场(次),受益人数超3000万人(次)以上。招募公益科普活动志愿者数万名,成为传播生殖健康的公益大使,不遗余力的把生殖健康理念传递到千家万户,提升生殖健康观念,倡导健康生活。
举办国家生殖健康咨询技能培训、成立青囊集中医适宜技术培训中心,通过线下线上多种方式赋能女性创业,助力5000+名志愿者取得职业技能资格认证证书,为他们后期创业打下夯实基础。
同时,在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和中国生殖健康产业协会的指导和支持下,2021年还发起了公益科普项目“中国家庭健康促进行动-家庭健康大讲堂”,并成立“科普专家智库”,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以育龄妇女为主要目标人群,让更多家庭树立起健康生活的理念。截止目前,已累计开展线下讲座20场(次)、线上直播40+场(次),受益人数500万+人,获得社会各界一致好评。
一年多来,我所取得的成绩应归功于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特别是省政协医药卫生体育委员会对我的工作的全力支持。回顾过去的历程,也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以更饱满的热情,努力学习,丰富自己,更进一步提升履职能力,为我省的社会、经济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