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注 册
登 录
公众号 关注二维码
󰊝直销网 󰊯 新闻资讯 󰊯 大咖专栏 󰊯 正文

“爱心直通车”成就三生爱心之树

2012-05-25 09:23󰄲2 󰋇 17499 次

    为了帮助学子顺利赶考,自2009年起,三生(中国)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开始在宁波开展三生高考“爱心直通车”大型公益活动。活动由三生总公司提供支持,三生各地经销商志愿者参与,与各地的主流媒体合作,面向社会征集爱心车辆,吸引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共同参与,共同为离考点较远、交通不便、家境贫困、家长接送不便等各种情况的考生提供赶考免费接送服务。

    坚持理想 指引三生公益事业

    三生高考“爱心直通车”公益项目的诞生,源自于三生所坚持的企业理想。

    每个人都有愿意一生为之奋斗的理想,企业同样也有理想。三生的理想很远大——通过帮助人们获得和谐人生,成为最受人尊敬的国际化企业。在三生的企业文化体系中,这是最重要的,也是激励三生不断进步,促使三生不断发展的最高目标所在。

在三生成立七周年之际,三生董事长黄金宝曾说过:“未来的三生,会是一家更有担当、更有责任、更具使命感的企业,它不仅提供产品,更传递积极的人生态度、传播健康和谐的生活方式!”

    黄金宝表示,履行社会责任已经成为了三生企业战略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只有能为社会创造价值的企业才能实现基业长青,也才能真正做到企业、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三生已经将“尊重他人,分享价值”的社会责任理念融入到企业未来的发展战略规划之中,确保回报社会、履行责任的理念成为三生每一天、每个人的前进动力和指导思想。

    如何向社会传递三生的理念,如何更好地帮助更多的人,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在三生看来,从事慈善公益事业,无疑是帮助更多人获和谐人生,实现“最受人尊敬的国际化企业”远大理想的重要途径。

    执著公益 成就三生爱心大树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三生公益慈善事业亦是从点滴开始,就像一颗种子,在不经意间种下,不知不觉间萌芽,在汇集众多爱心之后茁壮成长,最后成为能为人们遮阳避雨的参天大树。

    这颗种子其实早在三生成立之前就已经种下。2002年5月22日,本着“为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帮助”的简单想法,三生创始人黄金宝带领企业开始了首次公益行动,载有10吨儿童营养品的货运车队从宁波出发,经过了近十天十夜的长途跋涉后,抵达西藏日喀则地区。在6月1日儿童节那天,日喀则地区江孜县、比如县的孩子们收到了他们的爱心礼物。在高原的灿烂阳光下,开心的笑容洋溢在孩子们天真无邪的脸上。当时,黄金宝就下定决心,要让这样的笑容在更多人的脸上绽放。

    这一天,离2004年三生成立还有2年时间。

    也正是从这一次开始,以公益回报社会的理念在黄金宝心中生根发芽。2004年三生正式成立,三生的公益慈善事业发展从此不断延绵。八年来,三生所做的不仅仅是向社会捐赠款物,更重要的是秉承着“爱心1+1”的公益理念,持续开展多项公益活动,并带动广泛的参与。“三生高考爱心直通车”、“三生‘爱心1+1’先心病儿童救助行动”、“低碳·健康家生活”、“和谐三生,送福万家”等活动的长期开展,为大量社会弱势群体带去了关爱和帮助。三生在社会公益上的努力也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和社会大众的认可,在三生的号召和呼吁下,迄今已经有近10万人次参加了三生组织的各项公益活动。

    经过多年的坚持与努力,三生的公益慈善事业不再是停留在纯粹的捐款捐物的阶段,已经发展成为运作熟练、项目成熟、活动丰富的完善公益体系。当年无意间种下的慈善的种子,在汇聚社会各界的爱心力量之后已经成长为枝繁叶茂、能够为无数的弱势群体带来幸福与快乐的爱心大树。

    回报社会 责任三生爱心送考

    多年以来,受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召唤,在企业社会责任与公益理念的指引下,三生用行动践行着“爱心1+1”的理念,不断汇聚爱的力量,与社会分享企业所创造的价值。“三生高考爱心直通车”项目亦是近几年三生回报社会的又一有力行动,是三生爱心公益大树的又一重要枝干。

    “高考爱心直通车”项目2009年正式启动,至今已圆满举办3次。前两次仅在三生所在的城市宁波开展,经过几年的精心运作,项目在当地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被评为“宁波最具影响力爱心事件”,现在已成为当地知名公益活动品牌。2011年,活动范围扩大到北京、天津、石家庄、南京、成都、宁波等6个城市,迈出了走向全国的第一步。2012年活动范围将会进一步扩大,覆盖北京、南京、长春、成都、郑州、宁波、合肥、广州、莆田、临沂等10个城市。

    三生将“高考爱心直通车”活动作为一项长期性的公益活动来开展,并且由点到面,向更多城市推进,为更多的考生圆梦助力。三生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能够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同时吸引社会上更多爱心人士的关注并加入到爱心队伍中来,共同在社会上弘扬乐于助人、互帮互爱的文明风尚,共同为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与和谐社会氛围的营造而努力,共同为构建和谐文明社会贡献力量。

已有[2]条评论,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