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华莱:异彩纷呈的思茅普洱茶文化,中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思茅普洱茶文化历史悠久,在茶文化中一枝独秀,散发着悠悠陈香。
思茅普洱茶保存着我国古代团茶古意盎然美的型态,而且思茅普洱茶十分重视原料,除制作和储存之外,更讲究时间与年代,具有历史价值意义,更独特的是,思茅普洱茶具有其“越陈越香”的独特风味特色,茶客们一旦喜欢上思茅普洱茶,常常品尝,对其它茶汤会有越来越着迷之感。
思茅普洱茶是茶中之茶,也是中国茶历史文化的代表之一。思茅普洱茶作为茶中珍品,历史上,献贡朝廷,还常作为礼品馈赠他国,在普洱府治所在地,官府专门设有茶厂、茶局,统管茶叶的精工制作和朝贡。曾经清朝廷由于特别喜爱思茅普洱茶,规定每年需上缴贡茶6万6千斤,在当时,这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思茅普洱茶与各地进贡的小叶种茶相比,茶味、茶性大不相同,来自云南西南高原山地、原始森林的大叶种茶,茶味特别浓厚,性温味香,有养生之用,特别适合游牧出身、肉食为主的清朝廷皇亲国戚。于是,思茅普洱茶系列中的女儿茶、团茶、茶膏等,深得皇族钟爱,一时间,宫中以饮它为时尚,有的泡饮,有的熬煮奶茶。朝廷所重,民间仿效,声誉大震。本世纪60年代初,北京故宫还存放着清朝廷没有用完的普洱贡茶数吨,思茅普洱茶的生产历史悠久,由此便产生许多古老的传说,最具代表的是尊诸葛亮为“茶祖”。
尊诸葛为“茶祖”,与内地茶农尊神农、陆羽为 “茶祖”有很大的区别。在思茅,每年农历7月23日诸葛亮诞辰这天,茶山各村寨都要举行集会, 称为“茶祖会”。诸葛亮在思茅的茶事活动中, 无所不在。相传种植茶树和采茶,都是诸葛亮教的,传说诸葛亮南征时教给当地采茶饮茶方法,成为世代相传的宝贵财富。
在思茅茶区,主要居住着傣、佤、彝、哈尼、布朗、汉等民族,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饮茶方法。在唐代,是“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之后, 随着时代的发展,思茅普洱茶品种较多,饮茶的方法更多种多样了。
在制作、饮法、礼仪等方面,形成了各民族自己的特点。如:基诺族喜凉拌茶,佤族爱烧茶,布朗族喝青竹茶,拉祜族饮烤茶,傣族独钟竹简茶,哈尼族尤重土锅茶等,都有着鲜明的特点和丰富的内涵。
异彩纷呈的思茅普洱茶文化,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民族茶文化的可贵资料。传播思茅普洱茶文化,是让更多茶人、国内外的茶友认识思茅普洱茶,饮用思茅普洱茶,认识中国黑茶,品味越陈越香!
2022年5月20日,秉承着“打造中国茶产业的世界品牌”的愿景,理想华莱来到了普洱,正式落户思茅区。这将进一步携手共推“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发展,书写普洱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