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骨质疏松日| 春芝堂挽救骨质必须内外兼调
你知道老年人最容易得的是什么病吗?统计数据显示,老年人发病率最高的三种疾病分别是:糖尿病、老年痴呆和骨质疏松。其中骨质疏松给人们健康带来的巨大威胁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患有骨质疏松的概率高达36%,我国骨质疏松症患者已接近1亿,并且有至少2.1亿人骨量低于正常值。为唿吁人们关注骨骼健康,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10月20日定为“世界骨质疏松日”。面对骨质疏松症不断向低龄化发展的趋势,2022年世界骨质疏松日中国主题被定为:“巩固一生,赢战骨折”。
骨质疏松症
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骨微结构破坏,造成骨脆性增加,从而容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骨病。
骨质疏松最可怕的地方在于,它是一种难以避免的退行性病变,在我们不知不觉中悄悄发生,而不少人即使已经发生了骨质疏松却依旧毫无察觉。随着骨钙和骨量的慢慢流失,骨骼密度和强度逐渐下降,骨骼微结构遭到破坏,导致疼痛和骨骼变形,一旦造成病理性骨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都会遭遇极大破坏,简直可以用“跌入深渊”来形容。
骨质疏松有多可怕?
《骨质疏松症防治中国白皮书》指出,在我国70%-80%的中老年骨折是因骨质疏松引起的。许多老年人只要一摔倒,骨折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大量患者因此致残,50%的患者需全天候生活护理,20%的患者需常年照顾。此外,骨折后会导致疼痛、长期卧床;有可能引起褥疮、肺炎、血栓等一系列并发症, 15%的患者会因各种并发症死亡。在我国,跌倒是65岁以上老年人伤害死亡的首位原因,尤其是髋部骨折,发生后一年内的死亡率达到20%-50%,因此髋部骨折也被人们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
你的骨质还够吗?
骨质疏松,看起来稀松平常四个字,却如同一个潜伏的恶魔,一到时机成熟就会张牙舞爪地跳出来,夺走人们的健康和自由。那么这个恶魔到底离我们有多远呢?下面几个症状往往提示骨质疏松已经相当严重,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身高比年轻时减少超过3公分;
嵴柱畸形和伸展受限;
腰背疼痛和全身骨骼疼痛;
发生过嵴柱、腕部、髋部骨折;
容易疲劳乏力,负重能力下降,难以完成重体力劳动。
如果身体已经出现了这些症状,除了积极治疗,还要赶紧通过调节饮食和生活习惯等方式促进钙的摄入和吸收,挽救骨密度,守住骨骼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
而对于还没有出现这些症状的人来说,及早预防骨质疏松十分关键。尤其是人在35岁以后,骨丢失的速度渐渐大于骨骼生成的速度,体内含钙量逐年减少。让骨骼最大限度地储存更多的钙,可以为中年后预防骨质疏松打下良好基础。
挽救骨质必须内外兼调
01
外补
钙和维生素D同时补
骨骼中最重要的矿物质就是钙。调研统计显示,普通人一天通过膳食平均只能摄入250—350毫克钙,而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每日摄入钙应达到800—1000毫克。在饮食之外合理补充钙质是预防骨质疏松的有效方法。但需要注意的是,维生素D对钙的吸收发挥着关键作用,其主要作用是促进小肠黏膜对钙的吸收,促进钙磷在骨的沉积。维生素D不足时,钙质很难被人体吸收,因此我们在补钙的同时,要同时补充维生素D,才能让吃进去的钙能为骨骼所用。
春芝堂牌钙加维生素D软胶囊|补充钙、维生素D
*保健食品不是药物,不能代替药物治疗疾病
02
内调
补肾养脾不能少
中医认为,肾虚是骨质疏松症的根本原因。《黄帝内经》指出,肾主骨生髓,如果肾功能不足,会导致“骨枯而髓虚”,也就是骨质疏松。
肾脏的代谢直接影响人体对钙的吸收,肾功能不足者,对钙的吸收能力减弱,血液里面的钙会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导致钙的流失,因此临床上常常发现肾病患者更容易患上骨质疏松症,且随着肾病的加重,骨质疏松也越来越重,改善肾功能以后骨质疏松也会得到改善。
同时,脾与骨质的形成也有密切联系。中医认为脾虚是骨质疏松症发病的重要病机。脾虚会导致人体气血生化不力,元气不足,导致血瘀,使营养物质不能滋养筋骨,骨髓得不到足够的营养供应,进而诱发骨质疏松。此外,“肝肾同源”,肾精与肝血相互滋生,肝气不足也会导致肾功能下降,影响骨骼对钙的吸收。
春芝堂@枸杞茯苓胶囊|增强免疫力、缓解体力疲劳
枸杞益肾、茯苓补脾,兼顾人体先天和后天之本
*保健食品不是药物,不能代替药物治疗疾病
骨质“疏”“松”,
“输”掉的是健康,
“送”走的是自由。
别让对健康的疏忽大意,
变成生命不可承受之痛。
关爱骨骼,及早预防,
春芝堂产品大家族,
平衡五脏,颐养正气,
愿每一段人生都坚实安稳,
每一个脚步都轻松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