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打造“无传销”良好环境
打击传销的目标是没有传销,但是现实中传销又往往屡打不绝。这其中有着深层次的经济、社会、文化诸多原因,具体而言有三个方面:首先,传销分子精心设计骗局,打出西部大开发、纯资本运作、政府暗中支持等幌子,编造谎言,诱使别人上当受骗;其次,传销分子抓住社会上部分人一夜暴富、不劳而获的心理,对人进行洗脑,使人精神受到控制,变得不理性而陷入传销陷阱;第三,被骗的人因为投入收不回来,有了损失,不甘心,即使明明知道上当受骗,也要想办法把损失捞回来。这样,只能再去骗别人,甚至骗亲人、骗朋友。
创造一个没有传销的良好社会环境,一直都是各级工商、公安部门努力的目标。为此,这些部门也探索了很多可行的路径。
无传销社区(村):净化一片宜居天空 9月12日,丽水缙云县工商局创建无传销社区启动仪式在该县行政中心广场举行,丽水市工商局经检支队、缙云县政法委维稳办、五云街道、县公安局的相关领导参加了此次活动,并向五云街道新城社区代表授予“无传销社区宣传点”铭牌。无传销社区的建立,将进一步构建起全社会群防群治打击传销的新局面。
在启动仪式现场,缙云县工商局副局长李晓青作了动员讲话,号召各部门从讲政治、维稳定、促发展的高度,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将无传销社区创建各项工作落实到位。“无传销社区”代表宣读了倡议书,直销企业玫琳凯公司代表也在启动仪式现场宣读了诚信经营公约,宣誓今后要严格按照《禁止传销条例》和《直销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依法自律,合法经营。启动仪式结束后,义务宣传员和志愿者们带领广大市民参观打击传销宣传展板,向现场群众分发资料,现场开展“无传销社区”知识问答,全力营造禁止传销的良好氛围。
在杭州、宁波、温州、绍兴、金华、丽水等地,无传销社区(村)创建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
【点评】社区、村居是老百姓居住之所,要实现宜居,就不能有传销分子的打扰,就不能有传销行为的侵害,所以创建“无传销社区(村)”是进一步优化宜居环境的重要一环。
无传销校园:保护一块纯洁圣地 今年10月24日,一堂专门对杭州下沙高教园区2012年入学新生的“禁止传销”大型知识讲座在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举办。来自区内14所高校的学工部、保卫处及团委工作人员、辅导员代表、新生代表、反传销志愿者队队员共500余人参加。会后,同学们都表示:通过今天的讲座,对传销的危害有了更深的认识,提高了辨识能力。
本次活动由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办,开发区工商分局、公安分局、下沙高教办共同承办,是开发区创建“无传销校区”活动的纵深推进。本次知识讲座将录制成光盘,由各高校组织2012年入学的新生学习,确保“禁止传销”的宣传教育在新生中不留死角。
自开发区创建“无传销校区”活动以来,通过“珍爱学业、远离传销,共建和谐校园”启动仪式、组建14支反传销志愿者队、在高校推行“禁止传销五个一”工程、暑期“禁止传销”现场咨询以及本次知识讲座等一系列活动,将“禁止传销”观念深入宣传到区内14所高校每一位师生,为高校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11月21日,“下沙高教园区禁传工作座谈会”在浙江传媒学院召开,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经检处、浙江省教育厅下沙高教办、杭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经检处、杭州市公安局经侦支队、开发区工商分局、开发区公安分局、开发区管委会综治办、白杨街道办事处等领导和下沙高教园区各学校保卫处负责人参加了座谈。这次座谈进一步深化了 “无传销校园”创建工作。
今年以来,杭州、宁波、温州等地大学校园都有所行动,当地工商、公安等部门则纷纷行动,为学生们上课、宣讲和辅导。
【点评】校园是一块纯洁的圣地,保护学生免受传销毒害是各级政府的职责所在,创建“无传销校园”为的就是给学生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反传销义工”:筑起一道群众防线 在诸暨市草塔镇,有一支工商部门组织的反传销义工队,这是浙江省最早一支村级反传销义工队。说起这支义工队伍,诸暨市工商局草塔工商所负责人连连竖起大拇指:“传销组织人员复杂,隐蔽性强,义工队伍来自群众,扎根基层,能在第一时间掌握传销组织的动向,对我们打击传销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草塔外来人口多,人口结构复杂,从前几年起,这里成为传销重灾区。草塔劳动密集型产业吸引了众多的外来建设者,据统计全镇外来人口达5万余人。地处城郊、交通便利、经济发达、外来人口众多,成了传销组织频繁活动的区域。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波及轻纺行业,一些工厂业务缩减,处于半停产状态,更为传销提供了有利条件,草塔镇曾一度成了诸暨传销高发区之一。
2009年,草塔工商所在上级部门和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下,以实现部门监管向群防群治转变,实现事中事后监管向事前防范转变为目标,开展了利用社会力量打击预防传销的探索。
“三年来,我们通过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构建社会化监管体系,依靠村干部、反传义工等社会力量,今年还没发生过传销案子。”草塔工商所所长傅京生介绍说。
2009年底,工商部门在联合执法机制的基础上,探索建立责任区干部和村干部之间的互动式监管机制,大大压缩了传销生存的空间。
由于村干部的精力和人员毕竟有限,2010年3月,草塔工商所正式向村干部、平时主动举报的村民、一些个私经营者发出倡议,成立了全省首支打传反传义工队伍,将松散的热心群众组织起来,让他们以义工的身份承担起反传宣传、线索提供、劝阻传销、协助打传等工作,共同落实对传销活动的监管。
自此,草塔镇正式构建起政府部门之间联合执法、部门与村干部之间互动监管和发动义工群防群治的社会化打传反传监管体系。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工商部门还专门制订了义工制度规范。制订了工作流程以及法律宣传、信息报送、协助执法、台帐登记等7项工作制度,每位义工都有统一的工作证和编号,每项工作义工和联络员都必须严格按制度进行登记。细分义工监管区域,以“全覆盖、无盲区”为标准,将全镇分成18个管理网格,结合义工队员所处地域、年龄、工作等特点,实行义工分组包片工作法,实现义工反传网格化管理模式。
“在你们家租房子的小年轻,怎么老是一群人进进出出的啊,你要当心点啊,不要是搞传销的!”顾旭耀是来自草塔镇杭金七村的义工,在村子里转悠,他会对村子里的房屋出租户不时提个醒。
“传销一般三五个人分多批进进出出,上课时间比较有规律,平常很少与周围老百姓交流,比较有纪律性。工商给我们搞了好几次培训,一般搞传销的我们还是能觉察的出来。”顾旭耀介绍说,“前两年我们已经劝散好几次初级传销活动了,这两年已经见不到传销分子了。”
【点评】充分利用好反传销义工,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聪明才智,群策群力,反传销义工是实践“依靠群众、服务群众”的成功典型。
志愿者:形成一支宣传队伍 近日,一支由雄振、瑞丰等多家企业经理、员工自发组成的“宣教打传”志愿者队正式揭牌成立,企业内部的“无传销防卫战”有了自己的防备力量。
企业一直以来是“无传销”整治的重点区域,近年来文成县工商局不断加大对企业的宣教力度,为彻底斩断传销伸向企业的“黑手”,该局积极联系多家企业负责人,多次走访,达成无传销防卫共识,组建了这支企业“宣教打传”志愿者队。
志愿者队负责对片区企业无传销的宣传教育,包括“无传销巡回演讲”、“无传销现身说法”等,同时还负责对企业无传销重点防范对象的备案登记以及发现传销活动时及时报告至工商部门。为提高志愿者队“宣教打传”业务水平与实战能力,6月18日,文成县工商局第一期“宣教打传”培训班走进雄振汽摩配锻造有限公司,与志愿者们共同学习探讨传销的有关业务知识与法律法规。
【点评】志愿者通过培训,不仅自身掌握了反对和打击传销的知识,而且组成一支宣传反传销的队伍,成为打击传销的重要宣传力量。
目标:让传销活动绝迹 打击传销要依靠广大群众的支持,首先老百姓对传销的认识要清楚,他们有了“免疫力”,传销自然就无处钻营。
工商、公安等部门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和巡查密度,来巩固“无传销社区”等的创建成果。打击传销工作联席会议相关政府部门按照属地监管原则,各地在辖区居委会、村委会成立打击传销联络点,利用消费维权站点工作人员对区域情况熟悉的有利条件,发挥各站点工作人员对传销行为的举报和监督作用,及时掌握传销行为的新牲、新动向,发现有以“直销”、“连锁经营”、“考察”等名义从事变相传销的实时向执法部门提供线索,为精准打击提供参考。
浙江省打击传销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打击和防控传销,目的就是要让传销失去生长的环境和空间,开展一系列活动的目的也在于进一步做好宣传,让传销活动彻底绝迹。”
创造一个没有传销的良好社会环境,一直都是各级工商、公安部门努力的目标。为此,这些部门也探索了很多可行的路径。
无传销社区(村):净化一片宜居天空 9月12日,丽水缙云县工商局创建无传销社区启动仪式在该县行政中心广场举行,丽水市工商局经检支队、缙云县政法委维稳办、五云街道、县公安局的相关领导参加了此次活动,并向五云街道新城社区代表授予“无传销社区宣传点”铭牌。无传销社区的建立,将进一步构建起全社会群防群治打击传销的新局面。
在启动仪式现场,缙云县工商局副局长李晓青作了动员讲话,号召各部门从讲政治、维稳定、促发展的高度,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将无传销社区创建各项工作落实到位。“无传销社区”代表宣读了倡议书,直销企业玫琳凯公司代表也在启动仪式现场宣读了诚信经营公约,宣誓今后要严格按照《禁止传销条例》和《直销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依法自律,合法经营。启动仪式结束后,义务宣传员和志愿者们带领广大市民参观打击传销宣传展板,向现场群众分发资料,现场开展“无传销社区”知识问答,全力营造禁止传销的良好氛围。
在杭州、宁波、温州、绍兴、金华、丽水等地,无传销社区(村)创建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
【点评】社区、村居是老百姓居住之所,要实现宜居,就不能有传销分子的打扰,就不能有传销行为的侵害,所以创建“无传销社区(村)”是进一步优化宜居环境的重要一环。
无传销校园:保护一块纯洁圣地 今年10月24日,一堂专门对杭州下沙高教园区2012年入学新生的“禁止传销”大型知识讲座在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举办。来自区内14所高校的学工部、保卫处及团委工作人员、辅导员代表、新生代表、反传销志愿者队队员共500余人参加。会后,同学们都表示:通过今天的讲座,对传销的危害有了更深的认识,提高了辨识能力。
本次活动由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办,开发区工商分局、公安分局、下沙高教办共同承办,是开发区创建“无传销校区”活动的纵深推进。本次知识讲座将录制成光盘,由各高校组织2012年入学的新生学习,确保“禁止传销”的宣传教育在新生中不留死角。
自开发区创建“无传销校区”活动以来,通过“珍爱学业、远离传销,共建和谐校园”启动仪式、组建14支反传销志愿者队、在高校推行“禁止传销五个一”工程、暑期“禁止传销”现场咨询以及本次知识讲座等一系列活动,将“禁止传销”观念深入宣传到区内14所高校每一位师生,为高校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11月21日,“下沙高教园区禁传工作座谈会”在浙江传媒学院召开,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经检处、浙江省教育厅下沙高教办、杭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经检处、杭州市公安局经侦支队、开发区工商分局、开发区公安分局、开发区管委会综治办、白杨街道办事处等领导和下沙高教园区各学校保卫处负责人参加了座谈。这次座谈进一步深化了 “无传销校园”创建工作。
今年以来,杭州、宁波、温州等地大学校园都有所行动,当地工商、公安等部门则纷纷行动,为学生们上课、宣讲和辅导。
【点评】校园是一块纯洁的圣地,保护学生免受传销毒害是各级政府的职责所在,创建“无传销校园”为的就是给学生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反传销义工”:筑起一道群众防线 在诸暨市草塔镇,有一支工商部门组织的反传销义工队,这是浙江省最早一支村级反传销义工队。说起这支义工队伍,诸暨市工商局草塔工商所负责人连连竖起大拇指:“传销组织人员复杂,隐蔽性强,义工队伍来自群众,扎根基层,能在第一时间掌握传销组织的动向,对我们打击传销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草塔外来人口多,人口结构复杂,从前几年起,这里成为传销重灾区。草塔劳动密集型产业吸引了众多的外来建设者,据统计全镇外来人口达5万余人。地处城郊、交通便利、经济发达、外来人口众多,成了传销组织频繁活动的区域。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波及轻纺行业,一些工厂业务缩减,处于半停产状态,更为传销提供了有利条件,草塔镇曾一度成了诸暨传销高发区之一。
2009年,草塔工商所在上级部门和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下,以实现部门监管向群防群治转变,实现事中事后监管向事前防范转变为目标,开展了利用社会力量打击预防传销的探索。
“三年来,我们通过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构建社会化监管体系,依靠村干部、反传义工等社会力量,今年还没发生过传销案子。”草塔工商所所长傅京生介绍说。
2009年底,工商部门在联合执法机制的基础上,探索建立责任区干部和村干部之间的互动式监管机制,大大压缩了传销生存的空间。
由于村干部的精力和人员毕竟有限,2010年3月,草塔工商所正式向村干部、平时主动举报的村民、一些个私经营者发出倡议,成立了全省首支打传反传义工队伍,将松散的热心群众组织起来,让他们以义工的身份承担起反传宣传、线索提供、劝阻传销、协助打传等工作,共同落实对传销活动的监管。
自此,草塔镇正式构建起政府部门之间联合执法、部门与村干部之间互动监管和发动义工群防群治的社会化打传反传监管体系。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工商部门还专门制订了义工制度规范。制订了工作流程以及法律宣传、信息报送、协助执法、台帐登记等7项工作制度,每位义工都有统一的工作证和编号,每项工作义工和联络员都必须严格按制度进行登记。细分义工监管区域,以“全覆盖、无盲区”为标准,将全镇分成18个管理网格,结合义工队员所处地域、年龄、工作等特点,实行义工分组包片工作法,实现义工反传网格化管理模式。
“在你们家租房子的小年轻,怎么老是一群人进进出出的啊,你要当心点啊,不要是搞传销的!”顾旭耀是来自草塔镇杭金七村的义工,在村子里转悠,他会对村子里的房屋出租户不时提个醒。
“传销一般三五个人分多批进进出出,上课时间比较有规律,平常很少与周围老百姓交流,比较有纪律性。工商给我们搞了好几次培训,一般搞传销的我们还是能觉察的出来。”顾旭耀介绍说,“前两年我们已经劝散好几次初级传销活动了,这两年已经见不到传销分子了。”
【点评】充分利用好反传销义工,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聪明才智,群策群力,反传销义工是实践“依靠群众、服务群众”的成功典型。
志愿者:形成一支宣传队伍 近日,一支由雄振、瑞丰等多家企业经理、员工自发组成的“宣教打传”志愿者队正式揭牌成立,企业内部的“无传销防卫战”有了自己的防备力量。
企业一直以来是“无传销”整治的重点区域,近年来文成县工商局不断加大对企业的宣教力度,为彻底斩断传销伸向企业的“黑手”,该局积极联系多家企业负责人,多次走访,达成无传销防卫共识,组建了这支企业“宣教打传”志愿者队。
志愿者队负责对片区企业无传销的宣传教育,包括“无传销巡回演讲”、“无传销现身说法”等,同时还负责对企业无传销重点防范对象的备案登记以及发现传销活动时及时报告至工商部门。为提高志愿者队“宣教打传”业务水平与实战能力,6月18日,文成县工商局第一期“宣教打传”培训班走进雄振汽摩配锻造有限公司,与志愿者们共同学习探讨传销的有关业务知识与法律法规。
【点评】志愿者通过培训,不仅自身掌握了反对和打击传销的知识,而且组成一支宣传反传销的队伍,成为打击传销的重要宣传力量。
目标:让传销活动绝迹 打击传销要依靠广大群众的支持,首先老百姓对传销的认识要清楚,他们有了“免疫力”,传销自然就无处钻营。
工商、公安等部门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和巡查密度,来巩固“无传销社区”等的创建成果。打击传销工作联席会议相关政府部门按照属地监管原则,各地在辖区居委会、村委会成立打击传销联络点,利用消费维权站点工作人员对区域情况熟悉的有利条件,发挥各站点工作人员对传销行为的举报和监督作用,及时掌握传销行为的新牲、新动向,发现有以“直销”、“连锁经营”、“考察”等名义从事变相传销的实时向执法部门提供线索,为精准打击提供参考。
浙江省打击传销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打击和防控传销,目的就是要让传销失去生长的环境和空间,开展一系列活动的目的也在于进一步做好宣传,让传销活动彻底绝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