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注 册
登 录
公众号 关注二维码
󰊝直销网 󰊯 新闻资讯 󰊯 企业资讯 󰊯 正文

康宝莱多空大战:哪些资本大佬在围剿阿克曼

2013-02-18 16:26    来源:雪球财经󰄲4 󰋇 16509 次

  伊坎2月14日宣布买入12.98%康宝莱流通股,盘后康宝莱暴涨23%,使得这场多空大战更加引人关注。康宝莱流通股大约1亿股,阿克曼目前持有2000万股空单,他的对手除了伊坎、丹·勒布等激进投资者,还有富达基金、贝莱德、Vanguard、摩根斯坦利等大型基金和资产管理公司。做空康宝莱,阿克曼面临资本大佬的围剿,最终结果将如何?

  北京时间2月15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周四公布的文件显示,激进投资者伊坎(Carl Icahn)购买了1400万股康宝莱股份,占该公司流通股的12.98%。文件还显示,伊坎寻求与康宝莱管理层讨论提高股东价值的商业与战略选项,比如资本重组或退市。

  早前伊坎针对康宝莱和阿克曼公开对峙,上个月底伊坎和阿克曼在CNBC上还进行了史无前例的口水战,而现在伊坎开始真枪真刀地开打了,这一举动使得康宝莱盘后暴涨23%,康宝莱多空大战热度再度升级。现在有市场观点认为阿克曼在做空康宝莱一战中有可能遭遇short squeezes。

  先来看阿克曼的空头阵营:

  

  这场康宝莱多空大战,最早的做空者不是阿克曼,而是绿光资本的艾因霍恩,2012年5月1日,艾因霍恩在一次电话会议中对康宝莱进行了质疑,表示康宝莱可能成为空头的目标,此后在多个场合表达了对康宝莱的做空和质疑,但是2013年艾因霍恩写给绿光资本投资者的2012年Q4公开信中表示自己已经平掉了康宝莱的空仓,即艾因霍恩已经离场。

  阿克曼公开质疑康宝莱是在2012年12月中旬,他表示自己的Pershing Square Capital做空了2000多万股康宝莱股票(成本据推算应该在45美元/股下方);另一位知名投资人Whitney Tilson稍后也表示自己做空了康宝莱以及其他一些直销公司股票。

  从下图康宝莱的空单情况可以看出,康宝莱的空单从2012年5月开始剧增,到2012年12月31日,达到创纪录的3729.83万股,康宝莱的流通股大约1亿股,也就是说康宝莱的做空比例达到了37.29%,而其中阿克曼的空单比例就占到康宝莱流通股的20%左右。

  再来看康宝莱的多头阵营:

  

  上图是根据康宝莱2013年2月以来最新递交的SC13G文件做的统计,截止2月14日,这些知名大机构的持股已经超过54%,加上未达披露要求的其他机构持股,康宝莱的机构持股比例是非常高的。

  这些持有康宝莱的机构又分为两类,一类是富达基金、贝莱德等共同基金和资产管理公司,这些此前也就是康宝莱的长期投资者,阿克曼之所以能借到2000万股康宝莱股票进行做空,大部分应该是从这类机构投资者手中借来,这其实也算是阿克曼和这些机构投资者的对赌,如果康宝莱真的如阿克曼所愿股价暴跌至零,阿克曼可以在低位回补空单把股票还给这些机构投资者,而机构投资者可以获得融券的利息,如果股价上涨,也可以让阿克曼高价还股赚取价差。

  另一类即丹·勒布、伊坎等所谓的激进投资者,丹·勒布的Third Point在2013年1月即买入8.24%的康宝莱股票,并公开表示康宝莱被严重低估;伊坎则和阿克曼展开多轮激辩后,入股康宝莱。丹·勒布、伊坎的投资风格都是经常在入股后,会对管理层施加重组等压力,丹·勒布前几年在投资雅虎一役中名声显赫;伊坎的手法是恶意收购看中的公司,之后推进公司管理或策略的改革,让公司股票在短时期内快速上升,然后套现,因此被《财富》杂志称他是这个星球上最成功的投机者。这两名激进投资者买入康宝莱,都有可能在未来对该公司发挥更多的影响力,伊坎则已经表示将和康宝莱探讨私有化的可能性。

  阿克曼的风险

  对一家流通股只有1亿股的公司,一家基金就借了2000万股进行做空,面临以下风险:

  一是做空的融资和股息成本:阿克曼需要为自己的融券支付利息,同时,康宝莱每个季度大概有0.3美元/每股的分红,这个股息也需要阿克曼向股票出借方支付(粗略计算,阿克曼大约每个季度要支付600万美元康宝莱股息);

  二是被逼空的风险,比如伊坎、丹·勒布等继续买股票推高股价、富达等大型基金不再借股导致阿克曼必须回补、康宝莱加大回购或提高分红或资本重组或私有化等;

  三是来自阿克曼基金持有人的赎回压力,此前福克斯商业网络(FOX Business Network)报道称,Pershing Square Capital Management的投资者对阿克曼做空康宝莱感到忧虑,有可能将赎回股份。多空大战拼的是资金,如果阿克曼的基金遭遇赎回风波,有可能被迫平仓。

  康宝莱多头的风险

  一是阿克曼等空头找到更多的证据来证明康宝莱生意模式有问题,是非法的,比如上周阿克曼发布了一份246问康宝莱的大字报质疑该公司,导致康宝莱股票回调;

  二是美国政府组织的介入,比如此前市场一直关注FTC是否会介入对康宝莱的调查,这也是阿克曼第一份报告的重要判断,1月底FTC宣布Fortune Hi-Tech Marketing为非法传销并将其关闭,使得康宝莱股价大跌,2月初《纽约邮报》一个关于FTC有可能调查康宝莱的乌龙报道也导致康宝莱股价下跌。

已有[4]条评论,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