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注 册
登 录
公众号 关注二维码
󰊝直销网 󰊯 新闻资讯 󰊯 企业资讯 󰊯 正文

冬季如何预防脑卒中?同仁堂的建议来了!

2025-01-09 14:39    来源:同仁堂󰄲0 󰋇 2708 次

  冬季气温下降,每天各大医院的急诊室都是心脑血管疾病抢救的战场,上演着速度与生死。降温对人体直接的影响就是血管收缩,容易出现血压升高、血管痉挛、血液粘稠度增加等情况,对心血管及脑血管都是极大考验。有研究表明,温度每降低1℃,患脑卒中的风险就升高1.13%。

  那么,冬季如何预防脑卒中?

  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心脑病科副主任医师冯燕佼给您带来了健康建议。

  人物介绍

冯燕佼

  北京同仁堂

  中医医院心脑病科

  副主任医师

  擅长:高血压,动脉硬化斑块,动脉狭窄,冠心病,心律失常等,脑梗塞及脑出血后遗症;消化系统疾病,如慢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等;内科常见眩晕,心悸,焦虑等;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及亚健康状态调理。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指脑血管的某一部位突然破裂或阻塞而引起的疾病。脑卒中分为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两大类。缺血性中风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腔隙性脑梗塞、脑栓塞。出血性中风包括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具有发病、致残、死亡、复发率高和经济负担重的特点。

  所以,进入秋冬季节后,我们要更加注意预防脑卒中。

  脑卒中有哪些预警信号?

  突然出现的头晕、头痛、突然的摔倒;流口水、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肢体的麻木、无力;说话不利索,词不达意,都可能是脑卒中的危险警告。

  国家卫生健康组织专家编写了“120口诀”,可以帮助迅速判断出是否发生急性脑卒中。

  120口诀

  “1”就是看一张脸,检查患者面部对称不对称;

  “2”就是看看双臂有没有一侧无力或无法抬举;

  “0”就是聆听讲话是否清晰,表达是否含糊不清或失语。

  如果一旦出现三个中的一个,患者及家属应该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尽快送到医院进行救治。

  国际上通用的“BEFAST”口诀,也可以帮助我们快速识别脑卒中。

  BEFAST口诀

  B-Balance(平衡能力),指行走出现困难,平衡或协调能力减退或丧失。

  E-Eyes(眼睛),指出现视物困难或重影或偏盲。

  F-Face(面部),指面部不对称,口角歪斜,鼻唇沟变浅,伸舌不居中等。

  A-Arms(手臂),指单侧肢体出现麻木,无力,功能活动障碍。

  S-Speech(语言),指说话含糊不清,或无法表达等。

  T-Time(时间),上述情况出现后,以最快的速度拨打“120”,进行紧急救治。

  哪些人更容易发生脑卒中?

  老年人发生脑卒中的风险较高。因为老年人动脉硬化,血管弹性差,血管调节能力差,往往合并症也较多。

  不过,脑卒中的发生也越来越趋于年轻化。中青年承担着更重的工作、生活压力,工作紧张,精神压力大,长时间专注,常有作息不规律、缺乏运动、睡眠不足及睡眠障碍,抽烟、饮酒等特点。另外,合并肥胖、超重、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等人群也容易发生脑卒中。

  预防脑卒中的发生,预防重于治疗

  脑卒中是可防可控的,我们要从源头上控制危险因素。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动脉血管狭窄、房颤、冠心病,以及抽烟喝酒、不合理饮食、超重或肥胖等。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针对性的进行脑卒中危险因素干预,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才能有效预防脑卒中。

  1 基础疾病的健康管理

  将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指标控制在正常达标范围内,需要定期监测血压、血脂、血糖,服用药物要定时规律,长效、稳定、全程控制达标。

  季节交替,温差大时,血管需适应不同的温度,收缩和扩张不断调整,血管弹性较差。尤其是中老年人,对这种温度的波动,不能做出很好的回应,就会出现血压不断波动。所以这类人群需做好保暖,预防血压波动起伏。血压波动切勿自行加量和换药,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

  尤其是房颤患者、冠心病及血管支架术后需要服用抗凝药物,防止血栓形成,并注意定期复查心脏超声。

  2 日常生活习惯的管理

  适度的运动锻炼,戒烟限酒,避免久坐,防止过度劳累,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激动。情绪激动时,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跳加快,血流加速,血压便会升高,容易诱发脑血管疾病发生。

  3 膳食平衡

  饮食清淡、少油少盐是防控高血压的重要一环,也是预防脑卒中的基本原则。应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如柑橘、萝卜、芹菜、黄瓜、卷心菜以及其他绿叶蔬菜等,对心血管均有保护作用,可经常食用。“冬季进补”对于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患者来说要适可而止,肥甘厚味以及大辛大热补品均不适宜,过食后容易导致血液粘稠度增加,血流缓慢,增加血栓风险。

  4 药物预防

  对于已有脑卒中症状或者既往已经患脑卒中的患者而言,需要预防再次发生脑卒中。常见的有西药抗凝、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等,可降低血栓风险,预防脑卒中的再发;另有中医的活血化瘀的经典名方,也可以不同程度地起到降低血栓风险的作用。

  来源:同仁堂

  【特别声明:部分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权或来源标注有误,请及时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迅速处理,谢谢!】

已有[0]条评论,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