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网络直播的兴起,直播带货逐渐成为一种新型的销售模式,不少主播靠着伶牙俐齿成为了亿万富翁。一些专业人士,例如医务工作者,也纷纷加入了直播带货的大军。由于这一行业鱼龙混杂,许多直播带货的行为对消费者产生了误导。为此,国家卫健委牵头的九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印发2022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要点的通知》(国卫医函〔2022〕84号),其中提到要“严肃查处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
每日重点关注 完美公司应邀参加第二届企业消费责任论坛 8月25日,以“履行消费责任共促消费公平”为主题的企业消费责任论坛在昆明市举行。中国消费者协会、云南省市场监管局、昆明市市场监管局及云南、安徽、上海、四川、广东、湖北、湖南等省市消协(消委会)、中国消费者杂志社等同志出席并发言,完美公司获邀参加会议并作主题发言。 双迪“质量月”启动|人人都是质量的守护者 结合2022年全国9月份的质量月
近日,广州黄埔警方捣毁一个涉嫌制售假冒品牌化妆品的团伙,查获假冒注册商标化妆品一大批,涉案价值达180万元。据犯罪嫌疑人林某交代,其在网络上以极低的价格大量采购假冒知名品牌的化妆品,以出租屋作为储存、包装及销售的窝点。团伙其他成员则通过网络直播平台、社交网络媒体吸引买家,最后由林某打包、寄送假冒商品。目前,林某等4名犯罪嫌疑人已被黄埔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来源:广州公安
中国网财经8月31日讯(记者杜丁)日前,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一则行政处罚信息显示,宏之俊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因未经许可从事化妆品生产活动,被罚款90.7200万元。 通报显示,宏之俊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关联公司宏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为“芮姿蓝”商标持有人,2021年2月宏之俊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作为“芮姿蓝”品牌授权方委托广州某化妆品有限公司进行芮姿蓝赋活修护精华国产非特殊用
“2025年中国化妆品市场将达到万亿规模,有望成为世界第一大消费市场。”2021年,有机构给出预测。但从英特敏的市场研究结果看,今年以来,化妆品市场增速明显放缓。疫情给化妆品行业带来了哪些改变?几年前国货潮波涛汹涌,如今潮退了吗? 围绕上述两个问题,8月23至24日,在品观2022年(第十五届)中国化妆品大会上,六位分布化妆品行业上下游,来自品牌、渠道、原料生产端的创业者接受了《每日经济新闻
中国网财经8月29日讯(记者杜丁)日前,信用广州公布的一则行政处罚信息显示,广州市敦复化妆品有限公司因“无证或超范围生产化妆品;使用违法原料生产化妆品”,被罚款79.005万元。 通报显示,广州市白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进行检查时发现广州市敦复化妆品有限公司在某地进行化妆品生产活动,但《化妆品生产许可证》上的生产地址和实际生产地址不符。经查,该企业于2022年1月1日承租地址为广州市白云
近几年,网上曝光了多起买酒送股权事件,这些企业以买酒送原始股和上市公司的案例、鼓吹公司上市后可获得高额回报等方式诱惑大众投资,行非法集资之实。 近日,微商电商调研注意到,市面上有一款“五行和合酒”,称买酒就送股权,并且送的还是上市公司的股权,那么事实究竟如何呢? 据了解,五行和合酒是泸州老窖集团旗下的产品。众所周知,泸州老窖是中国最古老的四大名酒之一,而五行和合酒是五行和合国际健康产业公司
目前我国有直销企业91家,除去3家不被允许开展直销业务的企业,还有88家应当处于正常经营状态的直销企业。 然而,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这88家企业中有29家企业在2021年的直销额为0或不足5万元,处于停止直销经营的状态,企业数量占所有直销企业的三分之一。该数字比起2020年的25家增加了4家,比起2019年的15家几乎是翻了一倍之多。而这个数据在2018年,还仅仅只有9家。 直销企业不直
记者从河北省市场监管局获悉,全省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开展以来,该局坚持打击整治与宣传教育相结合,努力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推进了专项行动扎实有效开展。截至目前,摸排发现涉老食品、“保健品”等诈骗问题62个,整治完成40个;查办食品违法广告案件48件,罚没款71.65万元,保健食品违法广告案件4件,罚没款1.26万元。 专项行动中,全省市场监管部门以非法宣称功能的食品及宣称具有“保健”功
近日,业内媒体新商业动态报道,欧洲直销巨头、德国皮埃姆国际在中国正式开业,宣布启动中国直销市场。 自从2018年后,中国直销行业进入低谷期,行业已经4年没有新增一张新面孔,相反拿牌企业已经从91家减少到了89家。经过一系列的行业剧变之后,直销,在国内的药企、微商、社交电商等企业眼中,不再是那个最有魅力的救星。尤其是4年来直销行业修法无进展、高压消极监管,加上疫情反复等因素叠加压力,导致全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