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点名汪涵、李雪琴和李佳琦,直播带货的野蛮生长该终结了
11月20日,因为直播带货问题,中消协点了汪涵、李雪琴和李佳琦的名。
汪涵是因为带货“翻车”,成交1323台,退款1012台,退货率高达76.4%,疑似数据造假;
李雪琴是因为直播间数据造假,官方公布显示有311万观众,只有不到11万真实存在;
李佳琦则是直播间“买完不让换”,粉丝买完发现不合适想退换,却被商家拒绝。
11月19日,职业打假人王海对快手一哥辛巴一剑封喉,甩出专业的检测报告,证明其直播售卖的燕窝“就是糖水”。
11月18日,浑水发布长达71页针对欢聚集团的做空报告,声称欢聚直播业务90%收入为假。
欢聚集团的直播业务,就是大家熟悉的“YY直播”,也是其主要收入来源。
这个浑水(Muddy Waters Research)是全球知名的做空机构,在2月份发布调查报告,揭露瑞幸咖啡财务造假,直接把瑞幸干趴下。
新闻连起来看就有意思了。
连着三天,海外职业做空机构,民间职业打假人,中国消费者协会,兵分三路,依次登场,把矛头对向了上市直播公司、娱乐明星和带货顶流。
这是巧合吗?
我们继续向前探寻。
11月2日,中国银保监会会同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起草并公布了《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
第二天,上交所和港交所先后宣布,暂缓蚂蚁集团上市。
所有人都以为对准的是马云。
11月10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征求意见稿)》。
其中明确写道,禁止平台低价买流量的意见,将大幅减弱互联网平台在新领域攻城略地的速度。
你还以为单单是针对马云吗?
毫无疑问,去除直播数据的水分,也是以上政策的重要内容。
疫情以来,电商直播热度不断上涨。
不仅仅是网红带货,李小璐、罗永浩、汪涵,各路过气明星、当红明星也过来凑热闹。
但是发展地越快,就意味着制度条文就越容易出现漏洞。
缺少制度约束,这些电商背后的资本就在法律的空隙中找到可乘之机。
直播带货的本质是什么?不就是凭着刷流量和直播气氛带人脑子一热下单吗?
所以流量造假和造星引流是资本的最佳捷径。
至于质量,这不是资本考虑的事情。
它只会千方百计打造一个美丽的消费主义陷阱,让你往里跳而已。
不会真有人相信主播会帮粉丝要优惠要福利吧,他们只是一个傀儡而已啊,有什么本事能要到?
而且,主播每次直播都跟演戏一样,喊得很大声,和品牌方在那里演戏,说是全网最低价、折扣力度最好的。
然而,同样的品牌产品、在直播间里往往卖得是最贵的。
更可笑的是,在资本的加持下,直播带货也玩起了饭圈那一套。
李佳琦被点名后,其粉丝疯狂攻击中消协,怕是脑子坏掉了吧?
充其量就是个知名的网络导购,你在网上这么维护他,你爸妈知道吗?
再往深层次说,10月29日,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中,正式通过第十四个五年规划。
规划里有个重要的方针:脱虚向实,共同富裕。
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是,制造业升级和产业链现代化、新能源及其配套产业和半导体等科技硬件在内的重点发展产业。
虽然中国有效控制了疫情,但是欧美大水漫灌超发货币,全球通膨压力正在逐渐显现。
国家的目的也很明确,货币必须流向产业升级的重要领域。
所以,包括直播带货在内的互联网泡沫,都要挤掉水分。
任何花里胡哨的资本运作,都将不受欢迎。
谁不服?看看蚂蚁金服。
所以,从兴起到盛行,直播带货的野蛮生长该终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