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注 册
登 录
公众号 关注二维码
󰊝直销网 󰊯 新闻资讯 󰊯 企业资讯 󰊯 正文

直销行业如何传播“正能量”

2013-01-14 08:41󰄲2 󰋇 15812 次
    直销行业应传播哪些正能量?在首届中国直销行业公众形象论坛上,安利(中国)副总裁、安利公益基金会理事长余放从经济、社会、人的三个维度对“直销正能量”进行了解读,她就“如何抑制负能量、共建行业公众形象”提出了倡议“对每一个直销企业来说,发现、传播、提升行业正能量;远离、抑制、消除行业负能量,是企业无法回避的社会责任。”

  这是继去年安利中国区总裁黄德荫在中国行业公众形象论坛呼吁“共建行业美誉度”之后,直销业领头羊安利再次就“中国直销行业公众形象”发声。

  产品质量是生命线

  人们谈到直销的经济正能量,往往认为,直销企业仅仅是作为经济主体,在繁荣市场、推动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作用,但在余放看来,以上只是企业最基本的职能。“产品的安全性和高品质,以及直销所具有的个性化服务,才是直销业首要而又独特的正能量。”

  首先,是产品的安全性和高品质给公众带来的贡献。

  食品安全无疑是当下最热的社会问题,90%以上的直销产品与食品有关系。“这决定了直销行业企业必须更重视产品质量。”直销是一种关系营销,主要依靠人与人之间的口碑相传进行推广销售,而且力求锁定顾客,实现重复消费。产品品质是建立口碑的基点,产品不好,销售的链条就建立不起来。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的消费者开始追求高品质的生活,但问题是,什么样的生活是有品质的,钱该怎么花,很多消费者心里没谱。余放认为直销行业可以有所建树。“安利把产品质量当做生命线来看,并倡导健康、美丽、乐活的生活方式。”直销行业为推动公众进行品质生活、健康生活的努力,也是行业可深挖的正能量之源。

  团结公民做公益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这些年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法制建设、人民福利、社会公平等方面的问题。显然,要建设更美好的社会,提高老百姓的幸福度,仅仅依靠国家是不够的,“这些社会问题需要社会各阶层一起参与,共同解决。政府也提出了创新社会管理的倡议,号召企业和社会团体来发挥自己的作用。”

  因此,余放认为直销行业理应在公益事业上有所建树。“在回馈社会、促进和谐上,都应该走在前列,目前有很多同行非常热心公益,也投入了很多人力物力。”今年上半年,安利举办了直销行业企业社会责任论坛,并集体签订了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承诺书。

  “成立公益基金会,组织营销人员参与志愿服务,都是发挥直销正能量的重要方式。”余放在日前的论坛上呼吁,直销行业应多组织志愿服务,多参与公益活动。此外,在促进社会文化发展上,直销行业也可做出贡献。

  让无力者重拾信心

  在余放看来,尽管中国已然迈进商业社会,但由农业社会遗留传统文化依然根深蒂固。“求稳定的观念还是很有影响力,人们普遍缺乏创业精神。”而直销倡导的是一种自主创业的商业文化,鼓励人们创业,为了梦想打拼。

  当今中国社会,在经济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个人精神层面的问题逐渐凸显。不少年轻人日渐迷茫,心理失衡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也造成了许多社会恶性事件。比如近期发生的汕头纵火案、河南22名学生被砍等恶性事件,都与人的心态的改变有关。

  而直销行业的进入门槛低,可以让许多没有学历、没有背景的普通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一份工作、一条出路,融入社会。目前,安利有30万活跃的营销人员,这些人不一定一直呆在直销行业里,有一天也会离开了直销、离开安利,在其他领域找到自己的位置。

  消除负能量是长期战役

  当然,直销行业也有明显的薄弱环节,在传播正能量的同时,负能量也在产生。公众、媒体会觉得做直销的人不够理性;消费者也会认为从业人员爱夸大宣传、死缠烂打。对此,余放表示:“我们必须正视这些,消除负能量是一场我们和自己的长期战役。”

  作为推销员,他们希望销售得更好,赚更多的钱,这无可厚非。但为了卖出产品,夸大其辞、过于热情,往往令人反感。在正常的商业行为与令人侧面的不理性行为之间,只隔着一个字,那就是“度”。而直销准入门槛低,人员之间的关系松散,每家公司手上都有一大批的销售人员,这些人行为一旦有偏差,很容易产生规模效应,进而形成社会问题。“管好人,是直销企业对社会最大的责任。我们一直要求销售人员远离传销、远离邪教组织。”余放说。他呼吁,直销企业要善待销售人员,尽量去保护他们的权益。“另一方面,也要教育在前,防患未然,同时也要建立相关制度,堵住漏洞,避免把问题抛给社会,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采写:南都记者 黎宇琳 通讯员 李晓飞

  47%消费者:

  感觉直销行业的

  公众形象好转

  《2012中国直销行业市场调查报告》统计数据显示:约3%的消费者对直销行业的印象有明显的提升,44%消费者对直销行业印象有所提升。与此相对应的是,51%的人觉得行业形象没有发生变化,有2%的人认为行业形象变得更差。

  本次报告由九方马公司委托市场监测机构执行。

  49%主流媒体:

  更多地报道了

  直销行业的负面新闻

  《中国直销行业公众形象舆情报告》调查数据显示:直销行业在媒体的曝光度奇低,在传统媒体上的曝光量约为“医药行业”的1/6296,保健行业的1/5854。其中行业负面新闻的占到总体的49%,正面新闻只占到31%,其余20%为中性新闻。大多数负面新闻是由传销引起的。”、“如果剔除传销带来的负面影响,正面报道的比重将大大提高。本次报告由凯迪数据研究中心执行。

  小贴士

  非法传销与直销六大区别

  区别一:有无入门费

  一些非法传销公司会收取硬性的入门费,数额在数百到千元不等。也有一些传销组织,“以入门认购产品”来收取费用,总之,传销通常要收入门费。而正规的直销公司是不收入门费的。

  区别二:有无依托合格产品

  非法传销组织往往依托“无价值但价格高的产品”,一套只值几十块钱的普通化妆品可以标出上千元的价格。而直销企业的产品标价则相对靠谱。

  区别三:产品是否流通

  非法传销的产品通常不在市场上流通,只作为拉进下一个销售人员的样本或者宣传品。而组织者的收益主要也来自参加者缴纳的入门费或认购商品等方式变相缴纳的费用,组织者多半利用后参加者所缴付的部分费用支付先参加者的报酬维持运作。

  而直销企业的产品会经由生产厂家通过营销代表,流通到顾客手中,中间一般没有其他环节。

  区别四:有无退货保障制度

  非法传销组织的产品一旦销售一般难以退换,就算承诺可退,也会想方设法给退货设置障碍。而直销企业会为顾客提供完善的购货保障。

  区别五:销售人员结构有无超越性

  非法传销以拉人头来实现获取收益,销售人员的结构上往往呈现为“金字塔”式,谁先进来谁在上,是先加入者永远领先于后来者。而直销公司不存在这种不可超越性,从业人员在收益上表现为“多劳多得”。

  区别六:有无店铺经营

  1998年起,中国政府全面取缔非法传销,“店铺雇佣推销员”模式成了规范直销企业区别于传销的重要标志。非法传销组织一般处于无店铺状态。
已有[2]条评论,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