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效护肤巨头贝泰妮加码保健食品行业,或许早有准备
大动作!“中国功效性护肤品第一股”云南贝泰妮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贝泰妮”)开始进军保健食品行业了。
贝泰妮《关于变更公司经营范围并修订的公告》《知识经济》记者获悉,在继8月27日贝泰妮发布《关于变更公司经营范围并修订<公司章程>的公告》称“由于业务经营需要,需在经营范围中增加‘保健食品(预包装)销售’‘食品销售;食品互联网销售’内容”的一个月后,也就是9月30日,贝泰妮再度发布一则公告——《关于完成工商变更登记并换发营业执照的公告》。
后一则公告表示:“公司完成了相关工商变更登记和《公司章程》备案手续,并取得了由昆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换发的《营业执照》。”这说明,贝泰妮经营范围变更已“板上钉钉”,确认新增“保健食品(预包装)销售”及“食品销售;食品互联网销售”内容。
贝泰妮《关于完成工商变更登记并换发营业执照的公告》两则公告先后发出,引发业界及公众纷纷关注,争议、猜测不断。
贝泰妮不是主营功效护肤的吗?怎么突然宣布入局保健食品了?这背后有何深意?
入局此举 绝非突然
贝泰妮成立于2010年,是一家专业化妆品生产企业,专注于应用纯天然的植物活性成分提供专业、有效的皮肤护理产品,重点针对敏感性肌肤。
贝泰妮集团大楼。图源:贝泰妮官网大家较为熟悉的国内头部敏感肌肤护肤品牌“薇诺娜(Winona)”,就是贝泰妮旗下核心品牌。此外,公司旗下还有薇诺娜宝贝(Winona Baby)、瑷科缦(AOXMED)、贝芙汀(Beforteen)、姬芮(Za)、泊美(PURE&MILD)等品牌。
据查,贝泰妮的核心产品主要集中在功效性护肤细分赛道,包括面霜、护肤水、面膜、精华等护肤类产品以及BB霜、隔离霜、卸妆水等彩妆类产品。同时,公司还从事有皮肤护理相关医疗器械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
突然宣布入局保健食品,那必然引起轩然大波。
但其实,早在前几年,贝泰妮就已经在探索功效护肤领域之外的新赛道,拓宽业务版图了。
贝泰妮先是成立投资公司投资包括彩妆、功能性食品在内的多个领域,后又投资新健康消费品牌“原本自然”,其主打的正是功能性食品、保健品等。此外,贝泰妮旗下集“AI诊断、互联网医院问诊、药妆食”于一体的分级定制、精准抗痘的品牌“贝芙汀”,亦早已涉猎了食品以及保健食品的业务范围,主要食品种类包括γ-氨基丁酸朝鲜蓟直饮粉固体饮料、余甘子益生菌固体饮料等。
而在今年6月,贝泰妮云南特色植物提取实验室研发出了一种含有茯苓、酸枣仁和γ-氨基丁酸(GABA)三种天然成分的口服补充剂——“PZG补充剂”。为进一步评估验证其功效,实验室研发团队还通过为期4周的人体临床试验研究,最终证明该补充剂具有改善睡眠质量和提升皮肤健康状态的双重功效。
国际期刊《Food Science & Nutrition》截图。据悉,该试验研究成果“茯苓、酸枣仁和GABA组合对睡眠质量和皮肤健康的影响: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已在国际期刊《Food Science & Nutrition》上发表。
这一系列成就更是透露出贝泰妮意欲探路口服美容领域的意图。
拓宽业务 增长经济
有业内人士表示,近年,贝泰妮业绩增速放缓,此番入局保健食品行业,拓宽业务,“加注”口服美容领域,或成其新的经济增长点。
本刊记者整理了贝泰妮在2018年至2023年的业绩表,对比发现,2018年至2021年期间,公司营收、归母净利润始终保持在30%以上的双增长,一张张成绩单相当拿得出手。可是自2022年开始,公司整体营收虽在逐年增长,但增速趋缓,甚至在2023年的归母净利润第一次出现了负增长。
财报数据显示,2021年贝泰妮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增长52.57%、58.77%;2022年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增长24.65%、21.82%;2023年营收增长10.14%、归母净利润下降28.02%。
而据最新发出的2024年半年报显示,2024年上半年,贝泰妮实现营收28.05亿元,同比增长18.45%;归母净利润为4.84亿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0.34亿元,同比增长7.5%,但却创近年新低,是贝泰妮上半年报中归母净利润首次出现个位数增长。
业绩表现屡屡不佳,使得业界总有贝泰妮“从高处跌落”的声音。
雪上加霜的是,今年以来,从贝芙汀2号祛痘CP精华凝乳因违规宣传被罚款0.5万元,到泊缇诗维生素CE多效焕能精华液因“生产经营或者进口未经注册的特殊化妆品”被罚款1万元,再到薇诺娜清痘修复精华液被打假博主王海爆“非法(隐瞒)添加防腐剂”(贝泰妮否认“非法(隐瞒)添加”),贝泰妮几度陷入负面舆论漩涡,股价一跌再跌。
贝泰妮上市以来的整体股价变化趋势。截自东方财富网记者发现,在2021年3月25日,贝泰妮以“中国功效性护肤品第一股”在深交所创业板挂牌上市,公开发行股票6360万股,发行价为47.33元/股,股票代码300957,上市首日股价便大涨244%,盘中市值一度超过760亿元,位列行业第一。然而截至2024年10月15日收盘,贝泰妮总市值已降至220.2亿元,且上市以来,整体股价呈波动下滑趋势。
其实,贝泰妮也在努力破局,除了大力发展占超八成营收“大头”的薇诺娜,2022年以来,公司还在通过发展多品牌战略,试图在护肤品市场持续深入扎根。其在2023年收购拿下的“姬芮”“泊美”两个品牌,在2024年上半年的业绩分别为2.39亿元、0.25亿元,业绩表现尚可,但较于薇诺娜的23.89亿元,相去甚远。
从近两年的业绩数据来看,贝泰妮拓展经营范围、寻求新的经济增长路径——到拥有“百亿市场”的保健食品高增长赛道口服美容市场参与“角逐”,无可厚非。同时,也尤为符合公司“为人们带来健康和美丽”的美好愿景。
值得一说的是,此前,贝泰妮曾就“是否已经开发出口服美容产品”这一问题作出回应:“相关产品处于研发和储备阶段,后续进展请关注公司披露的定期报告、公司公众号等官方渠道。在未来,公司会继续加强创新和研究投入,以确保产品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竞争力。”可见,贝泰妮已“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来源|《知识经济》
作者|吴龙芳
【特别声明:部分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权或来源标注有误,请及时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迅速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