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传销冻结后,企业该如何应对?
在“存在转移或者隐匿违法资金”情形时,市场监管部门会在有证据证明的情形下,对正在查办的传销案件申请司法冻结。那么,因传销冻结后,企业要如何应对?
导读
一、问题1:因传销冻结后,企业该如何应对?
二、问题2:企业可以申请解除冻结吗?
01、问题1:因传销冻结后,企业该如何应对?
值得肯定的是,因传销被司法冻结相关账户资金后,企业应当采取积极态度应对,依法合理利用法律手段,维护企业权益。
首先,企业可以在收到冻结账户资金的通知后,对冻结的原因或理由进行仔细分析。若企业从事的行为并非《禁止传销条例》规定的传销活动的,企业可以依法提出复议,对冻结行为提出不服。若发现市场监管部门没有提供充分证据证明企业存在转移或隐匿违法资金风险,企业可以及时与办案机关沟通,并提供相关证据证明,进行复议。此外,针对网络传销案件,由于违法行为涉及的地域较多,企业可以依法向市场监管部门或者法院提出管辖权异议,以争取在本地执法的机会。
其次,在确定违法传销行为确实存在,冻结通知下发后,企业可以选择在法律规定的时限内向法院提供其他财产(实践中,一般是不动产)作为担保,避免企业账户资金被冻结。若是冻结手续已经完成,企业也可以与法院进行沟通,向法院提供其他财产作为担保,以解除对企业账户资金的冻结。
最后,在市场监管部门作出处理决定以及冻结时间超过法定期限的情形下,企业可以依法向法院或办案机关申请解除冻结。一方面,在传销行为已经被市场监管部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后,企业可以依法向法院申请解除冻结。在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实践中,市场监管部门将案件移送至公安机关,也是对案件作出结案处理的一种情形,此时大概率会解除司法冻结,转为公安机关进行刑事冻结,当然为了避免重复冻结,也可能存在司法冻结一直持续到案件处理完毕(即公检法任一机关结案)。另一方面,对于冻结时间超出法定一年期限的情形,企业可以在收集和保存有关证据后,及时向办案机关和法院提出解除申请。但实践中,法院可能会依职权继续冻结,市场监管部门也可能提出继续冻结申请。
02、问题2:企业可以申请解除冻结吗?
回答:可以。
理由:根据《禁止传销条例》第19条的规定,不再符合冻结条件的,当事人可以申请解除冻结。实践中,超额冻结、申请冻结账户的证据不足、冻结期限超过法定标准、申请冻结的程序违法等原因,企业都可以向有关部门申请解除冻结。关于解除冻结的相关情形、如何解除以及需要提交的相关材料,小编在《因涉嫌传销被冻结账户后,企业如何申请解冻?》一文进行了总结。
实践中,在深圳市某公司与慈利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司法冻结案中,深圳某公司以市场监管局查处的传销案件与其没有关联性为由,申请法院解除冻结对账户资金的冻结措施。该案一审、二审法院均认为先河公司不是本案的利害关系人,否定其原告资格。再审法院却认为,市场监管局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相对人虽然不是深圳某公司,但在实施行政处罚的过程中向法院申请冻结了该公司的存款,影响了该公司的利益,属于被诉行政行为的利害关系人。经审查,法院撤销了一二审法院的裁定,指令其他法院进行继续审理。
【特别声明:部分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权或来源标注有误,请及时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迅速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