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注 册
登 录
公众号 关注二维码
󰊝直销网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银发经济新标:首部老年营养食品国标落地在即

2025-08-12 10:43󰄲0 󰋇 4946 次

  “无标可循”时代终结,中国老年营养食品市场迎来首个强制性国家标准,政策与产业双重拐点已至。

  2025年8月1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正式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老年营养补充食品(征求意见稿)》。

  这是我国首个针对老年人群营养补充食品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填补了特殊膳食食品领域的关键空白。

  随着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突破3.1亿,占总人口22%,老龄化社会催生的8万亿元银发经济市场,终于迎来“量身定制”的营养解决方案。

  政策倒计时:

  十年酝酿的“银发刚需”

  我国老年营养食品标准的制定,是一条典型的政策驱动型赛道。

  回溯时间轴,其背景清晰可见:

  2016年:标准以《老年饮食摄入功能障碍人群配方食品》之名首次立项,聚焦吞咽困难人群;

  202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首次将“银发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标准定位转向全面营养支持;

  2025年8月:征求意见稿落地,标志着政策从顶层设计迈向技术实操。

  这一进程呼应了《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中“完善老年营养食品标准”的要求,也是应对老龄化社会“未备先老”困境的关键落子。

  标准核心:

  科学性与风险控制的“双红线”

  征求意见稿通过四重技术框架,构建了老年营养补充食品的准入门槛:

  1. 精准定义产品属性

  明确要求以乳类、大豆蛋白等优质食物基质为基础,添加维生素、矿物质等原料,定位为“特殊膳食用食品”,既区别于普通食品,也不同于需审批的保健食品或特医食品。这一设计避免了冗长的注册流程,同时确保安全与营养要求的强制性。

  2. 刚性技术指标

  原料:优质蛋白质占比≥20%,禁用氢化油脂,规避反式脂肪酸风险,大豆制品需彻底消除抗营养因子(脲酶活性阴性);

  必需成分:10种老年人易缺营养素强制添加,包括维生素A、D、B族、钙、铁、锌,其中维生素D上限调至25μg/天(高于65岁RNI的15μg),应对普遍缺乏现状;

  可选成分:13种功能性营养素,如EPA+DHA、叶黄素、益生菌允许差异化添加,但活菌数需≥10⁶ CFU/g;

  安全管控:污染物限量直接引用GB 2762,致病菌符合GB 29921,每日食用量≤50克。

  3. 标签强制警示体系

  产品名称必须标注“老年营养补充食品”,并同步提示:“本品不能代替正常膳食”及“与其他同类产品同时食用时应注意用量”,从消费端规避滥用风险。

  未来战场:

  科学性与风险控制的“双红线”

  据Mob研究院预测,中国老年营养食品市场将在2030年突破千亿规模。

  新国标不仅为产品合规提供标尺,更打开三个增量空间:

  跨界融合:食药物质(如人参、灵芝)可能纳入“其他食品原料”,推动“药食同源”产品开发;

  形态创新:粉剂、液体、营养棒等适老剂型将加速普及;

  个体化营养:老年人营养需个体化且相对精准,未来或延伸出基于慢病、代谢状态的定制化方案。

  当老龄化与长寿时代叠加,营养已从“生存需求”升级为“生活质量核心”。这份征求意见稿的发布,既是科学标准对民生痛点的回应,也是银发经济从“边缘”走向“主流”的产业宣言。中国老年营养食品的标准化时代,正式进入倒计时。

  来源:本质视点 作者:程铮

  【特别声明:部分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权或来源标注有误,请及时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迅速处理,谢谢!】

已有[0]条评论,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