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销网 󰊯 新闻资讯 󰊯 电子商务 󰊯 正文

继同城生活后,贝店再“暴雷”,社交电商加速“洗牌”?

2021-08-13 09:49    来源:中食财经󰄲0 󰋇 18666 次

  以生鲜电商同程生活倒闭为主要标志事件,社交电商的“城墙”开始坍塌。

  近日,社交电商类公司贝贝集团因拖欠商家巨额贷款被推上舆论热潮。据媒体报道,上百位商家聚集在贝贝集团总部的门口要求维权,讨要被拖欠已久的货款及平台保证金。而贝贝集团总部现实上是人去楼空,商家或将面临着讨债无门的境遇。

  公开资料显示,贝贝集团创建于2011年,旗下拥有贝贝网、贝店、贝贷等业务平台。其中,2011年至2016年,垂直母婴电商特卖平台贝贝网等先后获得多轮融资,投资机构包括今日资本、高榕资本、IDG资本等。

  而今,贝店却欠债数千万,风光不再,或可能成为了电商赛道的“弃子”。不过,曾经受资本青睐的贝贝集团为何会陷入如此尴尬的境地呢?

  01

  欠款问题早已产生

  2014年,贝贝集团推出垂直母婴电商特卖平台贝贝网;2017年,贝贝集团推出了品牌直采社交电商平台贝店,进军火热的电商赛道。

  据相关数据统计,从2017年7月正式上线开始,贝店仅花了百天时间,订单量便破了百万,且曾一度在APP增速榜上位列第一,基于此,该电商平台还获得了一系列融资。可见,彼时这种通过社交分享来实现消费者、店主和供应端三方链接的这种“贝店模式”受到了多人追捧。

  融资与扩张总是相伴而生的。在贝店有所成绩之后,贝贝集团相继开发了贝仓、希美等平台,来实现丰富业务范畴。但是,市场似乎没有给予良性回应。

  从2020年开始,电诉宝、黑猫投诉等网络纠纷服务平台上便已陆续用户投诉,反映贝贝集团旗下“贝店”、“贝仓”入驻店铺均有违背承诺,退店不退保证金的情况。此外,电诉宝受理用户维权案例显示,“贝店”还涉嫌存在发货问题、霸王条款、商品质量、网络售假、货不对板、退款问题等。

  日前,据媒体报道,记者已获得的一份实名登记信息表显示,被贝店拖欠货款账单的商家一共有940多家,加上现场手写登记的名单,合计起来超过上千家,保证金加上货款总额超过1亿元。

  02

  疑被筹建新平台“割韭菜”

  或是产业的扩张使得贝贝集团无法兼顾各个业务,亦或是竞争日益激烈电商行业使得贝贝集团受到不小的冲击,贝贝集团的市场地位一落千丈。不过,从直接原因来看,或是由于其经营不善所致。

  据记者调查发现,贝贝集团旗下社交电商贝店从8月10日起转型做导购电商,引入了淘宝、拼多多等第三方供应链资源。不过,这亦不能在短期内挽救贝店拖欠贷款的窘境。

  分析人士亦认为,集团着力发展新业务,扶不起来的贝店或将成弃子。流量背后,不见得是一片繁荣。

  值得关注的是,贝店转型或是想要依靠自身流量,缓解目前贝店发货、资金周转等困难。不过,其新平台希美的投入,或是压倒贝贝集团的最后一根稻草。

  据了解,希美是贝贝集团在4月时上线的新平台,引入了一些国内代工厂品牌,主要定位高端市场。另外,贝贝集团官网业务介绍栏里已经删去了贝仓和贝省,只留下贝贝、贝店和希美三大业务进行展示。

  知情人士透露,希美是独立的公司运作,公司集中精力在这个业务上,而新平台与贝店并未实现会员互通机制,所以重头开始的希美仍是贝贝集团的重仓。由此,如果此次贝店事件最终无法解决后,贝贝集团可能一换一,直接舍弃贝店。

  03

  “电商江湖”淘汰加速

  事实上,除几大电商平台稳居前列之外,其他“创业者”的情况并不乐观。纵观来看,这些年来,从花生日记、蜜芽、环球捕手、环球好货到现在的贝店,社交电商倒下一个又兴起另一个。

  另外,抖音、快手等平台也在争抢着社交电商的光环。短视频、直播等模式兴起,正在吞噬社交电商社群的红利。

  值得关注的是,类似贝店的电商平台的经营模式给违法犯罪提供了一定的土壤。社交电商一般采用“自己买省钱,别人买赚钱”的模式,这虽然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但却也是野蛮无序的,未来集市、斑马会员、达令家、贝店等平台便因此屡陷传销风波。

  有着“会员电商第一股”之称的云集如今总市值仅剩3.88亿美元。与上市首日30.87亿美元的总市值相比,市值缩水近九成。从营收来看,云集亦已经连亏了5年,亏损额合计高达4.51亿元。

  由此来看,社交电商行业正在被降温。随之,消费者们亦应该对社交电商有一个更为清晰的认知。对于贝贝集团来说,如果近期内得不到强有力的资金支援的话,或很难走出迷途。

已有[0]条评论,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