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媒体多次曝光,网购平台不法商家把普通食品包装成“保健酒”“增高粉”“瘦身咖啡”,甚至宣称鱼油、代用茶、蓝莓、氨糖软骨素、红曲胶囊等产品具有疾病预防治疗功效,个别品牌打着“营养师”“知名专家”旗号推销保健品,诱导消费者高价购买的现象屡见不鲜。 8月4日,市场监管总局、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消费提示表示,部分网红产品非法添加药物成分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导致消费者食用后出现腹泻、心慌等不
为防范化解化妆品生产质量安全风险隐患,提升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的意识与能力,推动化妆品生产监管提质增效,近日,南京检查分局组织召开化妆品生产风险会商会,全市化妆品生产企业质量安全负责人参会。 会议通报了上半年化妆品生产企业监督检查情况,深入剖析了企业在物料管理、质量控制、生产工艺等方面存在的高频次、高风险问题,直指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的短板。与会企业围绕协调备案与生产、杜绝制度与执行“两张
你敢相信吗 11万支化妆品 全是“冒牌货”? 近日 白云区市场监管局 协助企业联合公安部门 异地打击一造假团伙 共捣毁6个窝点 查获涵盖8个广州品牌在内的 11万支假冒化妆品 7万余个包材 为企业挽回超千万元损失 如果这些假货流入市场 不敢想象......事情是这样子的—— 今年3月,广州某化妆品公司向白云区市场监管局反映,市面出现该公司热销产品“C咖洗面奶”的假冒
每日重点关注 关注乡村儿童张雨绮姜超探访安利健康童乐园 近日,安利“健康童乐园”公益项目邀请张雨绮、姜超走进贵州凤冈,化身乡村儿童健康成长“传声筒”,让更多目光聚焦乡村儿童的公平发展。 安然集团亮相博鳌乐城医疗旅游发展大会 2025年8月1日,博鳌乐城医疗旅游发展大会在海南博鳌亚洲论坛国际会议中心盛大召开。 作为大健康产业的重要参与者,安然集团受邀出席本次盛会并发表主题演讲,在医药先行区的
警惕,化妆品使用不当可能引发健康风险。近日,重庆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发布《2024年重庆市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数据显示,通过网购渠道购买的化妆品引发的不良反应报告数量,已连续六年呈上升趋势;另外,祛斑美白、防晒、染发等特殊化妆品排名前三。 2015-2024年重庆市化妆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数。 报告数量持续增长 2024年重庆市共收到《化妆品不良反应/事件
二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295%,上半年净利润涨幅超过160%,2025年的自然阳光在销售、盈利和数字化的战略迭代上一路快马加鞭… 北京时间3日,自然阳光发布了其2025二季度和半年财报。二季度财报显示,净销售额同比增长4%,从去年的1.106亿美元增长到1.148亿美元;调整后的息税摊销前利润同比增长8%,达到1130万美元;净利润更是惊人地同比增长了295%,达到了533万美元。 2025
最近在小区内听闻这么个事儿,想想就让人心疼! 有位王阿姨一大早去听“健康讲座”,结果被忽悠着花了8000块退休金,买了三个疗程号称“包治百病”的灵芝孢子粉,更吓人的是,她回家就把医生开的降压药给停了,结果呢?脑出血进了医院!再一看那“神药”,成分表第一位竟然是淀粉。 王阿姨不是个例,有的保健食品“宣传”得天花乱坠,什么“诺贝尔技术”“量子能量”“清除癌细胞”听着就玄乎,每年因为乱吃保健食品
记者今天从市场监管总局召开的食品安全专题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共完成食品安全监督抽检263.9万批次,对6.9万批次不合格产品进行下架、封存、召回;共查办食品违法案件18.1万件,罚没7.4亿元,移送司法机关653件,实施从业限制1372人。 同时,围绕人民群众“身边事”“揪心事”,市场监管总局正动员全系统力量持续推进校园食品安全问题整治,加强平台外卖食品安全监督检
据@市说新语消息,近日,市场监管总局、中国消费者协会联合发布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普通食品不能宣称保健功能,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效,不要盲目相信此类宣传。 近期,有些网购平台不法商家把普通食品包装成“保健酒”“增高粉”“瘦身咖啡”,甚至宣称鱼油、代用茶、蓝莓、氨糖软骨素、红曲胶囊等产品具有疾病预防治疗功效。个别品牌打着“营养师”“知名专家”旗号推销保健品,诱导消费者高价购买。 根据我国法
为加强直销行业监管工作,营造健康有序的直销市场环境,近日,淮阴区市场监管局组织执法人员对全区范围内的无限极、完美、安利等直销企业授权服务网点、经销商开展专项检查,进一步规范直销企业经营行为,促进直销企业健康发展。 一查证照,看主体是否合法。重点查看是否取得营业执照,经营保健食品是否取得仅销售预包装食品备案证。二查授权,看是否取得经营资质。重点查看是否取得直销企业授权证书,是否与直销企业签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