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销网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美妆产业需要拼多多

2020-11-07 11:40    来源:美商社󰄲0 󰋇 9684 次

  前几天,在上海见了几个美妆品牌负责人,聊到了今年双十一的情况。我问他们,有没有发力做拼多多,大多只是无奈的笑了笑。你懂的,在某平台的软硬兼施下,本土一线品牌对拼多多都有所保留,能够保住官方旗舰店就算不错了。品牌商也很无奈,眼睁睁的看着拼多多海量的用户需求,却不得不违背生意的基本逻辑,舍弃或者放任拼多多渠道。而另一面,他们在某平台也很尴尬,很多品牌都是陪跑角色,看上去也有不小体量,利润却根本不相匹配。

  现实的情况就是这样,一边是投入大产出大却没有利润,一边是海量用户需求却不敢去抓,这是本土美妆品牌电商渠道的一大尴尬。我说的还是本土一线品牌,在平台面前都是弱势群体,为了不得罪某平台而不得不舍弃拼多多,对于一些新兴品牌来说更是没有出头之日。而这几年冒出来的所谓新兴品牌,没有一个不是靠烧钱烧起来的,想白手起家打造一个品牌绝无可能。也就是说,整个行业都开始“阶层固化”,要么有积累,要么有钱烧,否则没戏。

  而拼多多的出现,正在打破“阶层固化”,出现了一个新的品牌创业窗口。回顾本土美妆品牌的发展历史,第一波品牌窗口是CS时代,涌现了自然堂、欧诗漫等品牌;电商则是第二个窗口,出现了御泥坊、阿芙等新兴品牌;第三个窗口则是微商,麦吉丽、公主家、姬存希等品牌脱颖而出;第四个窗口就是拼多多了,培育了自然使者、肌肤之食等年轻品牌。这几个时期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大家都在一条起跑线上,哪怕是白手起家也可以成就大品牌。

  这几年每逢有人问我,哪里还有红利机会,我都回答有且只有拼多多。CS渠道不用说了,没啥机会了,很难出头;传统电商也是,没有大资本,就不要玩了;微商也基本进入固化期了,新兴品牌的门槛越来越高。有且只有拼多多,有海量的用户,品类却还在起步。原因方方面面,很重要的一点是某平台的围追堵截,毕竟美妆品类是某平台的传统优势品类,很多品牌方不敢得罪某平台而不得不放弃。正是如此,也给了新兴品牌、厂牌等自由施展的舞台。

  拼多多官方也已经在着手努力了,有针对性的推出了“新品牌计划”,除了与珀莱雅、欧诗漫、上美、百雀羚、丹姿集团等一线品牌集团推出新品牌,11月也与广州白云区等优势产业带深入合作,推动和扶持具有研发优势的供应链企业孵化新兴品牌。在我看来,这是一个非常积极又有利的举措,能够带动多方面的良性循环发展,一方面是推动研发制造的全面升级,另一方面是推动本土品牌的更新,再一方面就是促进消费市场的健康发展,一举多得。

  产业的超级红利

  拼多多“广州化妆品新品牌计划大会”是在白云区办的,白云区拥有1300家化妆品生产企业、4000多家商贸企业,在整个化妆品产业占据了三分之一。不仅白云区,包括花都区、黄埔区,广州有着非常先进的研发和制造实力,但广州本地的一线品牌却屈指可数。一方面当然是术业有专攻,研发制造企业负责生产,品牌企业负责市场销售,过去彼此的分工不同而已。

  但中国特殊的市场结构,却往往难以孕育特别强实力的研发企业。因为,品牌方往往把价格控制得很死,导致生产企业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也就没有多余的费用来投入研发升级。过去几十年里,尤其在进入传统电商时代之后,很多企业的研发实力停步不前,甚至研发都只是空架子了。前端市场的价格战越来越厉害,渠道销售的成本越来越高之后,品牌方不得不压缩成本。

  成本压缩的结果就是,品质越来越下降,研发投入越来越小,导致了一个恶性循环。某本土一线品牌创始人曾公开承认,该品牌过去十几年品质都很一般。这是理所当然的结果,品牌方打价格战,工厂打价格战,渠道拼成本投入,自然就会导致行业底线越来越低。那么,是否有破局的办法呢?当然有,让品牌方赚到钱,让工厂赚到钱,渠道费用降低,有钱自然就能做好研发。

  拼多多的“新品牌计划”,就属于这样一个破局计划,让行业从恶性循环中脱离出来,把行业重新拉回到良性循环来。

  一方面对于工厂来说,过去给品牌方代工,赚的利润其实很微薄,品牌方市场价格、成本压力大,产品投入是固定的。而今,拼多多打开了一道让工厂直接接触消费者的窗,在研发和生产上有实力的工厂,拼多多提供渠道、流量等支持,让工厂可以将优质的产品直接卖给消费者。这样一来,工厂可以赚取比代工更高的利润,就可以有更大的资金投入研发。据我所知,广州有不少工厂早就入驻了拼多多,通过销售自有品牌尝到了甜头;

  另一方面对于品牌来说,其实也不冲突。过去品牌方最大的成本是渠道成本,不论CS还是传统电商,利润都被渠道给压榨一空了。比如在某平台的电商企业,不烧直通车就没有流量,烧了各种引流工具之后,利润又被压榨了,甚至还会导致亏损。而拼多多现在还是一片蓝海,模式上又能够让用户自我裂变,这一块渠道成本可以大幅压缩。一些产品就算卖某些平台上一半的价格,其实也可能获得更高的利润,何乐而不为呢?

  珀莱雅、上美、欧诗漫、百雀羚、丹姿集团这些本土一线日化集团,早就发现了拼多多这样一个超级市场,尽管因为某些众所周知的原因,没有用自己的主力品牌入驻,但通过旗下新品牌入驻拼多多,抢滩登陆吃第一口肉,来抓拼多多的超级红利。从我所了解的情况来看,在某些平台增长率一般也就百分之几十,而在拼多多的增长率能达到百分之几百。

  目前,拼多多的用户量越来越接近某平台,美妆品类与某平台的差距还是比较大,但这种差距只会越来越小。对于早期进入的品牌和工厂来说,就是抢占市场份额的最好机会。用拼多多副总裁陈秋的话来说,“未来五年拼多多将培育50个亿级化妆品新品牌,其中包括10个10亿级化妆品新一线品牌。”谁能成为50个之一呢?那肯定就是前期加入的最有可能了。

  无需多言,这样的机会错过了就没有第二次,就像当年某平台一样。随着拼多多美妆品类的崛起,门槛也一定会越来越高,想要进入就会越来越难了。至少目前来说,这一定是一波超级红利,不论对于品牌方、制造商来说都是如此,这是一次可以重新在一条线上起跑的机会。

  用户的超级福利

  对于用户来说,拼多多本身就是一个超级福利。真正用过拼多多的用户都知道,拼多多绝对是性价比最高的平台,尽管美妆是一个高溢价的品类,但拼多多照样可以做到让用户享受极致性价比。同样品质的产品,肯定拼多多最便宜,因为销售者的渠道成本低,不需要买各种各样的流量产品,拼多多对一些品牌还有百亿补贴,差不多可以说是买到就是赚到。

  这个极致性价比有多大空间呢?最高可以达到50%以上的空间。差不多就是,你在某些平台买到100块钱的产品,在拼多多“新品牌计划”下的品牌,同品质甚至品质更好的产品只需要50块。这一点也不会夸张,这50%是什么呢?是品牌商的渠道成本,在平台要扣点、买流量的情况下,肯定是不可能把价格做到太低,而拼多多上不需要这些成本,挤压出来的空间就给了消费者了。

  另一方面就是,工厂或者品牌商根据拼多多的大数据反向定制,知道消费者需要什么产品,工厂来推出针对性的产品,可以大幅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的周转率,将节约的成本让利给消费者。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商品在拼多多上价格极低,但品质却一点也不输那些一线品牌甚至国际品牌,从工厂直接到消费者,从田间地头直接到餐桌,拼多多帮助销售者减少了太多中间环节的成本,让消费者可以享受到更大的实惠,这才是拼多多能够把价格打下来的根本所在。

  这不是一味拼低价的恶性循环,那样的结果是大家都受伤,消费者花钱买不到好产品,品牌商赚不到钱,工厂只能赚点微薄利润。现在,工厂能赚钱,品牌方能赚钱,消费者能得实惠,这就是一个良性循环。这是拼多多已经在做的,也是未来要做的,真正用一用拼多多,就知道我所说的都是真的了。美妆行业需要拼多多这样,为产业谋未来的平台,而不是涸泽而渔的平台。

已有[0]条评论,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