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保健食品警惕五大套路
伴随春节临近,保健品进入消费高峰期。天津市消协日前发布相关消费提示,提醒广大市民要增强识骗防骗意识,提高识别保健品欺诈和虚假宣传的能力。
目前市场监管部门和消协部门接到的相关投诉显示,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的五大套路主要包括:
1.免费赠送模式“引人上钩”;
2.假称公益活动“冒用权威”;
3.失实夸大宣传“现身说法”;
4.主打亲情牌“温情攻势”;
5.治疗效果好“立竿见影”。
为此,天津市消协提醒广大消费者选择保健食品时要做到“五个警惕”,警惕“药到病除”“权威证明”“专家义诊”“免费服务”“健康讲座”。购买保健食品需注意:
1.保健食品不是药品,不能预防疾病,更不能代替药品;
2.保健食品不能代替其他食品;
3.保健食品不是灵丹妙药,别轻信“包治百病”;
4.选购保健食品要选择正规渠道;
5.选购时要认准“蓝帽子”标志,索取并保存好购买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