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治友德|霜降养生指南:做好养生四件事
今日霜降
老树转斜晖,人家水竹围。
露深花气冷,霜降蟹膏肥。
今日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霜降,作为秋季的终章节气,它标志着阴阳之气开始凝肃。《月令七十二候》有载:气肃而霜降,阴始凝也。此时节,深秋特征愈发显著:冷空气活动频繁,昼夜温差显著加剧,草木逐渐凋零,天地间呈现一派肃穆景象。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霜降,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此时节养生尤为关键,民间谚语“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足见其重要性。为助您安然度此节气,请务必注意以下四个养生要点:
养生要点一
饮食:健脾养胃宜平补
霜降三旬后,蓂馀一叶秋。当白露凝为霜,天地间便奏响冬藏的前奏。此时北方灶台飘出炖羊肉的醇香,南方砂锅翻腾着牛肉的暖意——高蛋白低脂肪的温润,正为身体筑起御寒的堡垒。民间“补冬不如补霜降”的智慧,道出这节气进补的玄机。
脾胃为后天之本,此时宜平补,尤其应健脾养胃,调补肝肾,以养后天。脾胃如土壤,霜降调理便是为冬补播撒养分,若仓促进补而脾胃未调,反而会酿成腹胀腹泻的苦果。故此时养生当效法大地收容之气,平补中见精微:栗子补肾强筋似树根深扎,红柿暖身如灯笼高挂,萝卜秋梨润燥若清泉流淌。另外,百合、蜂蜜、淮山药、白菜、鸡肉、泥鳅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养生要点二
锻炼:科学运动避低温
霜降时节,古人有登高远眺的习俗。登高能使肺通气量、肺活量增加,血液循环增强;远眺能舒缓眼睛疲劳,让身心愉悦、平和心绪。登山对哮喘等疾病还能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并能降低血糖。要注意登高时间要避开气温较低的早晨和傍晚,登高速度要缓慢,在上下山时应根据气温的变化适当增减衣物。
此外,不可忽略锻炼后的整理运动。机体运动后处于较高工作状态,若立即停止运动,坐下或躺下休息,易导致眩晕、恶心、出冷汗等症状。此外运动中建议做好相关关节的保暖及防护。
养生要点三
保暖:适时添衣躲秋寒
霜降时节昼夜温差显著增大,数据显示此时段感冒发病率较平日提升35%。建议采用分层保暖法:贴身衣物选择吸湿排汗材质,中间层以羊毛等天然纤维保温,外层配备防风外套。特别需注意颈椎、腰腹及足部防护,维持身体温度。
若出现感冒症状,应保证充足睡眠,建议在家中静养多休息;肠胃疾病患者应避免生冷食物;高血压患者需监测晨间血压;脑血管疾病患者需保持情绪稳定,减少外出避免温差刺激。居家环境建议维持18-22℃恒温,夜间起床时建议披搭外套以防着凉。
养生要点四
起居:早睡早起睡眠足
“熬夜”是一种非常伤阴血的行为,霜降之后,秋气伤肝,此时要滋养肝血,特别注意不要熬夜,保证充足睡眠。熬夜不利肝血,当人体肝血不足时,就容易在子夜失眠,脾气急躁,甚至双目干涩,指甲变薄,手脚发麻,上至心脏,下至大小便,都会受影响。
和治友德公司全球健康推广顾问、国医大师张大宁表示,睡眠是养肾、保肾、保持活力的重要内容,一定要重视“子午觉”。中午的时候(午时指中午11点至1点),外界阳气最盛,“午时睡眠可养肾阳”;夜半之时(子时指夜半23点至1点)外界阴气最盛,“子时睡眠可养肾阴”,“午时不睡伤其(肾)阳,子时不寐耗其(肾)阴;伤其阳者嗜眠,耗其阴者失眠”。睡眠有方,身体健康才更有保障。
霜降是秋冬转换的季节,也是慢病高发的季节,建议服用高品质的健康产品,有助于提升自身的免疫力,科学养生,为健康过冬打下良好的基础。
【特别声明:部分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权或来源标注有误,请及时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迅速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