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警方捣毁传销窝 半数骨干是公务员教授等
公务员、大学教授也相信传销?昨日,昆明盘龙公安分局经侦大队通报:近日警方捣毁57个隐藏在中高档小区里的传销窝点,抓获涉传销人员138人,在被刑拘的44名骨干成员中,竟有近半是公务员、大学教授、教师。为何教授、教师等群体会出现在传销圈子中,警方介绍“他们都是怀揣着发财之梦,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赚更多的钱。”

大批传销人员被警方从北市区的多个中高档小区里带出
138名传销人员被抓
今年5月,在北市区多个小区里运转得风生水起的传销团伙遭人举报,7月22日,警方查获57个传销窝点,抓获传销人员138人,刑拘44名骨干成员。
“我们从四川来昆明做生意,没做违法的事。”抓捕当天,在金泉小区一住宅窝点的“女家长”这样向民警解释。被问及是否知道在做什么时?她回答:“我们在玩”,“玩高级的东西、玩资金、玩理念,为国家做贡献……”房间里的其他10余人表现也基本如此。据介绍,该团伙以一套房屋为一个“家庭”。
成员有公务员、教授
去年4月,在四川某大学担任教授的梁某在朋友的邀约下加入到传销组织,交纳50800元现金后成为“股东”。这个以四川人为主的传销团伙活跃在昆明北市区金色大道周边的中高档小区里。
梁某不是特例……在该团伙中,被刑拘的44名骨干成员中有近一半是公务员、教授、教师,“同事、朋友相互介绍,高素质的人员就越来越多了。”警方介绍,为配得上他们的身份,传销人员在北市区选择凤凰城、金色家园等12个高中档小区作为居住区,“不用长期待在昆明,一个月有半个月在昆就行,像梁某那样的大学教授,对工作影响不太大。”
这么多高智商的人员,为何会对莫须有的经济理念深信不疑?据了解,每有教授、公务员新加入,该团伙便会安排已入会的同种职业人员与其聊天、传授知识,使其步入陷阱。
老套路 杜撰经济运作项目
梁某所在的团伙和其他传销团伙骗术几乎相同,他们结合国家领导人讲话及中科院院士关于广西北部湾开发区资本运作的调查报告等,杜撰出名为“民间合伙私募”的经济运作项目,将亲朋从四川等地骗到昆明。
洗脑、交钱、分红
新人加入,团伙会安排专人到机场、火车站等地接待,直接送到小区,安顿好便开始“洗脑”。接受完培训的新人回老家后,按要求汇款50800元到指定账户,成为“股东”,之后在亲戚、朋友中发展对象,并将他们带到昆明集中“洗脑”,每发展一名新人,能获得近两万元的分红。
新特征 谈恋爱骗人入传销
该团伙“开创”新方式,通过网络和朋友介绍,根据对方实际情况展开爱情攻势。一旦求爱成功,该传销人员便会以谈恋爱方便和做生意好做等理由邀约“男、女朋友”来昆明生活。
不再限制成员自由
在警方提供的一份该组织制作的《合伙人管理资料》中,“宁可三个月找到一个人才,不要一个月找三个人头”的话语格外醒目。“这类传销组织已经不再限制成员自由,为防被抓,团伙会每月清零收到的资金,这让很多新成员能快速获得高额返利。”民警介绍。
扫描 传销人员手工绘制窝点地图
要摸清12个小区,57个窝点的准确位置,对来自外地的成员们来说太不容易,为此,该团伙头目们因地制宜,手绘出各小区所在的具体位置并标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民警介绍,所有成员都手持一份地图,上级通知开会的地点每次都不同,为能准确、及时赴会,地图发挥了不小的功能。
“资深股东”获数百万返利后出局
与传统传销组织“五级三阶制”的架构相比,该组织使用改良后的“三级两进制”,同时提高“入会”门槛。“以前3800元就可入会,但该组织要交50800元才能正式入会成为股东。”股东发展3名到13名新股东便晋升大股东,发展27名股东便晋升高级股东,再往上就是资深高级股东。民警介绍,“成为资深高级股东,按提成比例计算获得高达数百万元的返利,此时,该人就自动出局。”
- 传销,公务员,教授
- 文章链接:http://www.hotds.com/news/html/8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