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注 册
登 录
公众号 关注二维码
󰊝直销网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直销企业注意!2025食品安全监管再升级

2025-09-25 13:13    来源:C营销󰄲0 󰋇 2072 次

  2025年9月,我国食品安全领域迎来两大关键动作,为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保驾护航。

  9月11日,由国务院食安办牵头、28部门联合开展的2025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正式启动,传递国家守护群众饮食安全的坚定立场。仅隔一日,9月12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便表决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决定》,新规自2025年12月1日起施行,从法律层面为食品安全筑牢制度防线。

  一“宣”一“法”前后衔接,不仅向社会传递出国家守护“舌尖安全”的坚定决心,更释放出未来食品安全监管持续收紧的明确信号。


  信号一:聚焦薄弱环节,填补监管空白

  我国《食品安全法》自2009年制定以来,经历了多次调整。2015 年全面修订,2018年和2021年两次修正,现如今再次迎来变革。

  9月12日,关于修改食品安全法的决定正式通过,自2025年12月1日起施行。此次《食品安全法》修订,聚焦此前监管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包括液态食品道路散装运输和婴幼儿配方液态乳监管两大核心问题,进行了针对性的完善。

  无论是针对特定品类食品的标准补位,还是对运输等关键环节的责任明确,本质上都是“哪里有风险,监管就跟进到哪里”的体现。这一逻辑延伸到保健食品领域意味着,以往可能存在的标准模糊、环节管控不严等问题,未来将逐步被填补。

  信号二:强化全链条监管,明确责任主体

  此次食品安全法修改把握的主要原则是采取“小切口”模式修法,并加大处罚力度,对有关违法行为设定严格的法律责任。

  新法修订特别强调液态食品道路散装运输的“全链条责任”,将发货方、收货方、承运方均纳入监管范围,避免出现“环节脱节、责任推诿”的情况。同时针对伪造运输记录、无证运输等违法行为,制定了严格的法律责任条款,确保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责任主体与监管依据,切实堵住运输环节的食品安全漏洞。

  再来看直销模式下,保健食品从生产企业到终端消费者,往往涉及多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掉链”,都可能触发严格的法律追责。

  信号三:“法治+共治”,构建立体监管格局

  在《食品安全法》修订的同时,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如期开展。

  9月11日,以“尚德守法 共享食安”为主题的2025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主场活动在北京举行。此次活动由国务院食安办等28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开展,强调以道德为根基、以法律为准绳,共同守护“舌尖上的安全”,弘扬尚德守法的行业风气,倡导食品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标准提升践行“共享食安”承诺。


  宣传周期间,有关部门将举办40余场“部委主题日”活动,内容涵盖标准法规宣贯培训、道德诚信文化教育、科学知识宣传普及、打击违法成果展示等。

  从宣传周的“社会动员”到新法的“法律完善”,不难看出国家正着力构建“法治为基、共治为辅”的食品安全治理新格局。一方面,通过法律修订提高违法成本、明确监管标准,以刚性约束倒逼企业合规;另一方面,通过宣传周凝聚社会共识,鼓励公众、媒体等参与监督,形成“政府监管 + 企业自律 + 社会监督”的立体监管网络。

  结语

  总的来说,此次一“宣”一“法”的紧密衔接,释放出必须正视的“严管信号”,也折射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持续收紧、全面升级”的趋势。

  一是违法成本大幅提升。企业不仅面临高额罚款,相关负责人还将承担连带责任。

  二是合规门槛显著提高。企业需重新梳理从原料到销售的全流程制度,确保每个环节都符合法律要求,任何细节的疏漏都可能引发合规风险。

  三是企业要经得起社会监督检验。对开展食品业务的企业来说,不仅要符合法律层面的硬性要求,未来还要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消费者的投诉、媒体的调查、行业的自律检查,这些都将成为衡量企业合规与否的重要标尺。

  四是行业加速优胜劣汰。短期来看,企业将面临一定的成本压力上升。但从长远审视,新法将发挥强大的市场净化作用,那些不合规的企业将被逐步淘汰出局,而资源则会向合规且具备实力的企业集中。

  【特别声明:部分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权或来源标注有误,请及时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迅速处理,谢谢!】

已有[0]条评论,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