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的和尚不好念经了。受监管趋严、国货冲击、定位不清等因素影响,2021年有超过十个海外化妆品品牌败走中国市场,年末更是迎来了清仓闭店潮。这或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中国市场过去对进口品牌的狂热追捧已悄然生变。 进入中国化妆品市场的选手越来越多,众多海外小众化妆品品牌均欲在中国市场大展身手,然而据中国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2021年在中国市场“倒下”的化妆品品牌中海外品牌的数量超过十个,远高于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重视和加强市场监管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直销行业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正逐步成长为我国商贸流通领域一支较为重要的力量。为推动在渝直销企业健康有序发展,重庆市工商局坚持促进发展与规范经营并举,不断健全政府监管、企业自律、社会监督的管理机制和政策引导、行政指导、教育督导的监督机制,针对直销市场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直销监管的科学路径,取得成效。 优
2021年3月4日、5日,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与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先后召开。日前,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集中发布了一批关于全国两会上人大代表、政协代表的建议提案复文。其中,有部分关于保健食品、直销行业,值得一看。 “ 1 进口保健食品的 注册与备案 在“健康中国”战略引领下,保健食品行业成为我国食品行业的重要支柱之一。张懿宸委员提出的,关于优化保健食品相关标准和规定的第3534号
经历了“权健事件”、新冠疫情后,随着国民营养健康需求的再次爆发,保健品市场在2021年走上了转型和回暖的双重挑战之路。 在年轻一代对养生关注度持续增高的环境下,保健食品市场消费群体结构和购买习惯也发生了改变,国内营养保健食品消费呈现年轻化的趋势,保健品变得零食化、即食化。保健品的形式越发多元化,软糖、果冻、软饮等产品类型越来越多,且方便携带,服用保健品不再像服用药物一样按时按量形成负担。便携
人民网北京1月11日电(方经纶)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在《关于加强固体饮料质量安全监管的公告》(下文简称《公告》)中表示,固体饮料产品名称不得与已经批准发布的特殊食品名称相同;应当在产品标签上醒目标示反映食品真实属性的专用名称“固体饮料”,字号不得小于同一展示版面其他文字(包括商标、图案等所含文字)。 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加强固体饮料质量安全监管的公告。 “与液体饮料相比,固体饮料具有携带方便、风
1月17日,美商社获悉,小米旗下新国货会员制电商平台有品有鱼因公司业务调整,将于2022年3月17日10时终止运营。 有品有鱼公告称,用户账户中的优惠券可在2022年2月17日10时前在有品有鱼App使用,未使用的有效优惠券将于2022年2月17日10时统一同步至小米有品App。可以通过有鱼账号登录小米有品App,在优惠券有效期内继续使用。 成长值有效期将被延长,并在2022年1月17日1
新年伊始一起盘一盘 2021年保健食品“双轨制”家族 迎来了哪些新成员! 双轨制年鉴 2015年,食品安全法颁布,保健食品喜提双轨制; 2016年,《保健食品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实施; 2017年,备案系统上线,备案制正式启动; 2018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组建特殊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司,全面推进审评审批制度改革; 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保健食品原料目
NMN原本是在欧美日韩很火爆的一种抗衰保健食品成分,进入我国后受到了一些富裕阶层人群的追捧,曾经被誉为是“不老神药”。 但无论是国际上还是国内,因为NMN的临床试验、技术、行业标准、审批、报备等市场准入条件都还没有成熟,所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在2021年1月下发了《关于排查违法经营“不老药”的函》,明确在我国境内烟酰胺单核酸(NMN)不能作为食品进行生产和经营,并要求对相关经营者进行全面排查
2021年,对于社交商业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是大事频发的一年,也是重构商业格局和秩序的一年。 查税风暴令网红主播闻风丧胆。雪梨、薇娅被罚遭封禁,查税风暴一夜之间席卷整个社交商业圈,引发补税潮,据称有成千上万的网红直播主动自查并补缴税款。 破产重组、暴雷跑路前赴后继。在过去的一年里,破产成为了社区团购的代名词,同程生活、呆萝卜等相继倒下,十荟团、橙心优选、美菜网、京喜拼拼剧烈收缩调整。“烧钱
近年来,“保健品”行业各类扰乱市场秩序,欺诈消费者行为呈现区域不断扩大,金额不断增加,手法不断翻新的趋势,利用老年人关注养生保健,便混淆食品、保健食品和药品之间概念,混淆医疗器械和普通产品之间概念,夸大、虚构保健品疗效,诱导消费者高价购买。甚至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三无产品”、有毒有害食品。连日来,永宁县公安局积极联合卫健局、市场监督管理局、消防救援大队等相关部门开展“保健品”行业联合清理整治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