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传直击丨馆陶利剑:一场历时9个月的网络传销歼灭战
打击传销,始终关乎着民生福祉与社会安宁。2025年8月8日上午,《中国质量万里行》一行奔赴河北省邯郸市馆陶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深入调研该局在打击传销领域的执法实践,为这场持久战谱写新的篇章。
与此同时,馆陶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档案袋上,一份标注着某商贸公司组织策划网络传销案的卷宗在阳光下泛着沉静的光泽。当《中国质量万里行》一行推开馆陶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睢仕显的办公室门时,他翻开卷宗,讲述这起历时9个月、涉及全国25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参与网络传销达5万余人的社交购物型网络传销案查处经历。
打响打击传销攻坚战
传销行为不仅社会危害性大、隐蔽性强,还不断变换着“外衣”,侵蚀着社会的健康肌体。馆陶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执法人员凭借着敏锐的洞察力与丰富的经验,精准捕捉到传销活动的新动态,近年来,打响了打击传销的攻坚战,成效显著。
“自2018年开始办理网络传销案件以来,我局共计查办网络传销案件10件,移送公安机关3起,其中,2020年查办的青岛某公司组织策划网络传销案、2023年查办的山东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组织策划网络传销案入选为‘河北省年度打击传销典型案例’;2024年查办的某商贸公司组织策划网络传销案入选‘市场监管总局能力提升活动典型案例’。2023年8月起,在山东烟台查处网络传销案件操作实务培训班,我局作了经验介绍。2025年7月,在市场监管总局举办的京津冀辽打击传销协作会议上,我局作典型案例汇报。因打传办案成效明显,2022年、2023年、2024年我县连续三年被评为‘河北省打击传销工作先进县’。”睢仕显介绍馆陶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打击传销成果的同时表示,接下来,针对危害馆陶的传销活动,该局将积极转变执法办案理念,改革执法办案机制,提升执法办案能力,力推执法办案工作从“大办案”向“办大案”转型。
“在打击传销调查过程中,我们面临着诸多困难与挑战。传销组织往往具有极强的隐蔽性,活动地点频繁更换,成员之间联络方式复杂,这给执法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阻碍。但是,执法人员们如同训练有素的猎手,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线索。一旦发现传销活动的蛛丝马迹,我们便迅速行动,展开深入调查。”睢仕显介绍说。
“特别是2024年查办的某商贸公司组织策划网络传销案,隐蔽性强、跨度大、调查难,为此,我局制定了详细而周密的打击传销专项行动方案,犹如一张严密的法网,向该传销活动全面撒开。”参与此案的执法人员谭宁博补充说:“仅是调查该案期间,根据案件需要,走访受害者、调取银行流水、后台数据、物流信息以及司法鉴定等工作,馆陶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执法人员们就走了9个省。”
一通举报电话带来蛛丝马迹
2023年9月15日午后,馆陶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举报电话的铃声打破了值班室的宁静。“有朋友介绍我花费13000元购买化妆品就能当高级会员,拉人还能拿5%奖励,这不是传销吗?”电话那头,群众张先生的声音带着明显的疑虑。
这份举报材料像一把钥匙打开了这个“潘多拉魔盒”。
谭宁博至今记得初次分析此案件时的场景:“手机APP注册页面要填两个推荐人编号,像极了传销的双轨制。”当他在电脑上点开那个设计精美的化妆品商城,发现普通会员5折购物的优惠背后,藏着五级会员体系的金字塔——从普通会员到三级推广员,每级都对应着不菲的入门费和诱人的推荐奖励。
谭宁博看着手机APP会员等级制度,以及人员推荐和购买信息,脱口而出:“这就是传销”!
会员共分为5个等级,分别是普通会员、高级会员、一级推广员、二级推广员、三级推广员。5个等级会员达成的条件不同,所获得的奖励也存在差异。
第一等级为普通会员。注册成功即可成为普通会员,可在商城内5折购买产品。
第二等级为高级会员。普通会员交纳13000元可成为高级会员,获得推广他人的权限,直接推荐他人加入可获得5%的推荐奖励。
第三等级为一级推广员。高级会员交纳65000元升级为一级推广员,享受第二等级推荐奖励,享受直推会员金额15%的推荐奖,间推会员级别10%的隔代推荐奖励。
第四等级为二级推广员。一级推广员3个月内在两个区达到58万元的业绩,升级为二级推广员,享受两层收益;享受直推会员金额25%的推荐奖励、直推一级10%的推荐奖励、普通会员20%的推荐奖励;获得拿二区分区、三区分红的资格,获得拿国际分红的资格。
第五等级为三级推广员。ABC三个区12个月内有3个二级推广员,或者ABC三个区连续三个月达到58万元;除二级推广员权益外,晋升三级一次性奖励18万元;获得二区分区、三区分红的资格,额外获得领导力奖励的资格,获得国际分红的资格。
截至2024年5月底,该商贸公司利用上述会员奖金制度和手机APP已在山东、湖北、黑龙江、河南、贵州、上海、河北、天津、北京、湖南、吉林、内蒙古、广东等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展会员5万余名。
取证交锋中的法律亮剑
一份《关于某公司涉嫌网络传销案的情况报告》详细列明了该商贸公司的经营模式。那些标称“焕肤奢华精华、璀璨焕肤套装、维生素C精华三件套、去角质系列套盒”等18款化妆品,这些“道具”背后真正流通的是多层级之间的返利提成。
与此同时,一服务器机房里,两组蓝光指示灯规律地闪烁着。2023年10月26日,馆陶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带着《限期提供材料通知书》,调取的不仅是一串IP地址,更是隐藏在代码深处的传销证据。“简直是大海捞针”,参与数据提取的工作人员比喻道。当200G的服务器镜像文件传输完成时,司法鉴定所的专家们已严阵以待。
在接下来的7个月里,司法鉴定所的专家们从海量数据中剥离出5万余条会员信息,像考古学家拼合陶片般,还原出这个传销网络的全貌。
资金流向的追踪同样惊心动魄。在交易记录里,执法人员发现了一个奇怪的规律:每到月末,巨额资金就会从该公司账户涌入一家天津的公司。“像给传销机器上润滑油。”财务专家解读道,这种通过第三方平台发放返利的模式,企图掩盖资金的真实去向。但银行流水中那些重复出现的“会员奖金”备注,终究留下了破绽。
产业园的玻璃幕墙反射着刺眼的阳光,这里是案件中这家商贸公司的所在地。执法人员身后的投影幕布上,正播放着三级推广员培训视频——那些“三区业绩达标”的话术,与《禁止传销条例》描述的传销特征完全吻合。
当馆陶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将整理好的17本订单记录、61页报关单和37页产品照片摆在桌上时,特别是那份《司法鉴定意见书》,像一记重锤敲碎了这家商贸公司最后的侥幸。“他们终于明白,所有的数据都已被固定。”谭宁博回忆道。
最终,馆陶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提供的30项证据材料,成为铁一般的事实,让传销组织策划者伏法配合。
筑牢全民“反传”思想防线
2024年7月2日,窗外正下着小雨。当行政处罚决定书上的红色印章盖下时,预示着这个案件已经结案。处罚数字背后,是《禁止传销条例》的刚性约束,也是执法者的审慎裁量。
涉案公司的整改报告来得很快。在那份几页的文件里,他们承诺废除五级会员制,将“推荐奖励”调整为合规的销售提成,保证整改后的经营模式不再触及传销模式。
而馆陶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也向商贸公司所属的市场监管部门发出了一份《加强监督建议函》。函件强调,“核查经营场所证明真实性”是对传销分子利用营业执照漏洞的精准堵截。
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馆陶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查办的这起组织策划网络传销案,入选2024年“市场监管总局能力提升活动典型案例”。
这场历时9个月的“打传”战役,最终化作市场监管史上的一个注脚,提醒着人们:无论传销换上怎样的“洋包装”,法律的利剑永远锋利,守护市场净土的决心从未动摇。
夕阳透过窗户在卷宗上投下暖色。那些曾经的电子数据、银行流水、法律文书,如今都已尘埃落定。但馆陶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的工作仍在继续,传销不止,打击不停。就像睢仕显说的:“最好的防线,是让传销在阳光下无处遁形。”
“打击传销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综合治理工程,需要各部门之间紧密协作、协同作战,才能形成强大的打击合力。”睢仕显深谙这一道理,馆陶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积极与公安、法院、检察院等部门建立健全信息共享、联合执法、案件移送等工作机制,实现了部门之间的无缝对接与高效配合。
除此之外,打击传销,防在前,打在后。打击传销,不仅要靠执法部门的严厉打击,更要依靠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和自我防范意识的提高。馆陶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始终将宣传教育作为打击传销工作的重要一环,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广泛开展打击传销宣传教育活动,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打击传销的良好氛围。
多年来,馆陶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积极开展“六进”宣传活动,即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企业、进商场、进家庭。执法人员深入基层,走进群众中间,利用新媒体平台,加大宣传力度,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发放宣传资料、设置咨询台等方式,向广大群众普及传销的危害、识别方法和防范技巧。此外,该局还积极鼓励群众举报传销活动,建立了完善的举报奖励机制,充分调动了群众参与打击传销的积极性。
在馆陶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的不懈努力下,近年来,该县传销活动得到了有效遏制,市场秩序得到了明显改善,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打击传销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馆陶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将始终保持高度的警惕性,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持续加大打击力度,让传销活动在馆陶无处遁形。”睢仕显充满信心地说。
【特别声明:部分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权或来源标注有误,请及时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迅速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