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拿下美妆第一城,化妆品零售额占全国三分之一
上海时尚之都的形象深入人心,但鲜少人知道,时装之外,上海还是一座美妆之城。
今年8月,胡润研究院发布《2025 CBE·胡润中国彩妆品牌TOP50》报告。从城市来看,上海以17个上榜品牌数量大幅领先其他城市,成为头部彩妆品牌最多的城市。
如果榜单还不足以说明问题,可以看看统计数字。今年上半年,全国限额以上单位的化妆品零售额达2291亿元,上海占了约三分之一,零售额达685亿元,是名副其实的美妆重镇。
但这一头衔的得来,并不是一个巧合。翻看十年前的数据,上海的化妆品零售额仅为全国的十分之一。
十年间的跃迁发展,背后藏着一个上海美妆产业主动转向,抓住国产化妆品崛起机遇的故事。
上海做对了什么?
上海本土品牌自然堂在美博会上展出自研成分产品。叶宇摄
解决“卡脖子”
从百雀羚这样的经典老字号,到佰草集、自然堂等国货中坚力量,再到橘朵、优时颜等美妆新势力……上海的“美丽”事业可谓历史悠久。
然而繁荣表象下,其实暗藏危机。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美妆企业大量依赖进口原料,时常面临“卡脖子”。
“化妆品由各种产业链上游的精细基础原材料和功能性原料通过配方技术制作而成。如果要给消费者的皮肤带来修护、祛痘、美白、抗皱等不同维度的效果,依赖的是核心功效成分,也就是原料。”自然堂集团研发中心生物发酵原料开发负责人李俊这样形容其重要性:“原料可以说是化妆品的‘芯片’。”
造“芯片”的技术掌握在别人手里,对于国货美妆来说,犹如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一方面无法掌控供应与价格,一方面无法建立起真正的品牌竞争力。早些年前,某护肤品牌就曾因为原料清关产生问题,导致生产脱节,无法按时交货,爆发大面积消费者投诉。
为解决行业之痛,上海的本土企业将战略重心转移到了自主研发。如自然堂自2013年开始微生物发酵原料的自研开发。李俊与研发团队前往西藏喜马拉雅山脉进行了近10次极地科考,筛选出600多株特色菌株,后由自然堂集团研发中心自主研发了喜默因®、蓝科雪®、细梗蔷薇细胞团等多种核心化妆品原料。
“我们的研发费用每年都在增加。”李俊告诉记者,截至今年8月,自然堂已经在上海研发中心设立20个实验室,申请各类专利524件,发表科技文章累计超过200篇。
日前,自然堂在奉贤东方美谷建造的第三极生物发酵原料工厂正式投产。受访者供图
随着小红书等社交媒体打破信息壁垒,消费市场向拥有“真材实料”的品牌张开怀抱,上海还涌现出一批初创企业,凭借科研能力从细分赛道“出道”,成为行业新星。2017年成立的橘朵,自建实验室和工厂专攻彩妆,连续两年在中国彩妆市场销量第一。2018年成立的优时颜专研眶周抗衰,自建基础研究实验室和配方实验室,收集超15万国人肌肤数据库,先后与行业协会联合发布《人体皮肤衰老评价标准》、《无创眶周抗衰规范》等行业标准。其自研产品微笑眼霜凭借功效与性价比长期居于天猫销售榜单前列。
串联产学研
在优时颜的背后,是一支由四名男博士组成的海归团队,他们来自五湖四海,拥有医学、生物化学、化学化工等专业学术背景,最终集合在上海创业。在品牌研发负责人胡璠看来,上海在美妆产业领域有着独特的资源优势,能够给予企业养分:“上海有着学院派的风范,能够为研发型企业搭建体系和思维方法。”
上海这座美妆“学院”的特征之一是“大佬”云集。欧莱雅中国研发中心在上海运营20年,已经发展为欧莱雅集团在亚太地区规模最大、覆盖研发技术最全面的科研创新基地。资生堂在东方美谷设立中国的第三家研发中心,致力于研发高功效化妆品。雅诗兰黛中国创新研发中心位于漕河泾,集研究、临床、性能评估、配方、包装和工程于一体,距离优时颜配方实验室仅数百米。“龙头企业带来国际经验,在高级别的行业交流中,形成良好的产业氛围。”胡璠说。
优时颜在上海漕河泾的配方实验室。叶宇摄
“学院”同时拥有丰厚的产学研资源,为培育本土美妆力量提供“养分”。比如在生物医药、精细化工等领域领先的高校——优时颜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吸纳人才,壮大配方实验室的研究实力;与复旦大学药学院合作望春花提取物木兰脂素的研究,形成了抗衰产品中的专研成分赫默媞。
比如全国顶尖的医院资源——自然堂集团与华山医院签署了战略合作并建立“皮肤科学与毛发健康联合实验室”,还与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复旦附属儿科医院成立“婴童皮肤健康联合研究中心”。通过医研共创的模式,自然堂将复旦儿科71年的婴童临床经验应用于产品开发,推出婴童科学功效品牌“己出”,并围绕产品科技在核心期刊发表 7 篇相关研究成果。
上海还搭建了完整的产业链。上游有巴斯夫等国际化工巨头,中游有科丝美诗这样全球最大的代工厂,下游有丰富的包材、评测、服务等企业。这也是为什么自然堂自创始之日起,始终将奉贤作为发展的重要基地。
“我们在这里可以轻松链接到行业上下游。”李俊介绍,就在不久之前,自然堂与一家评测企业达成合作意向,两家企业之间车程只要几分钟,“沟通起来更方便,效率也提高了”。
政策打地基
为了帮助美妆产业发展加速,上海在顶层设计层面也给予关注。
十年前,上海提出东方美谷概念,打造美丽大健康产业集群。2022年,上海发布《上海市时尚消费品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明确提出围绕美容化妆品、护理品等,着力推进个性化、场景化、国际化的产品研发和品牌集萃。
在大的规划背景下,企业、园区、监管部门开始“力往一处使”。2024年底,东方美谷推出“东方美谷化妆品要素服务平台”。登录该平台,即可以看到云南、新疆等地极具特色的植物萃取原料,也可以看到化妆品企业需大量进口的化学提炼原料,目前共汇聚5000余种原材料。
东方美谷集团副总经理朱亮给记者打了一个比方,这个要素服务平台目前做的工作就像化妆品原料版的“集采”:“企业买某种原料,有的能谈到每吨48万元,有的只能谈到50万元。现在平台收集大家的需求后统一采购,规模上来了也许就能谈到每吨45万元。”
目前,“东方美谷化妆品要素服务平台”已经初见成效。根据东方美谷集团估算,今年平台原料交易量将突破200吨,销售额突破2000万元。
东方美谷的发展历程,可以视为上海化妆品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十年的时间里,东方美谷见证了多个“首次”“首家”:全国首家化妆品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全国首个区级全功能商标注册受理窗口、全国首个化妆品产业海关支持措施......这些政策与支持,共同为上海打造了一个良好的化妆品生态圈。
奉贤“东方美谷”产业园区鸟瞰。李茂君摄
如今,东方美谷产业规模已接近千亿元,是国内知名度最高的化妆品产业集聚地之一。上海是全国最大的化妆品进出口口岸。上海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五个月,上海口岸美容化妆品及洗护用品进出口总值达253.2亿元,占全国同类商品进出口总值的35.6%。
扶持政策还在加码。今年7月,上海奉贤印发《奉贤新城美丽健康产业细分赛道专项规划》,明确了产业集群打造、产业创新支持、产业协同发展、产业生态营造四方面发展策略。
值得注意的是,这份规划提到奉贤新城力争到2030年,实现规上工业产值1000亿元左右,美丽健康产业规上工业产值占新城的40%左右。可以预见,上海的化妆品产业还将不断突破。
原标题:《上海拿下美妆第一城,化妆品零售额占全国三分之一》
栏目主编:吴卫群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叶宇 吴丹璐
【特别声明:部分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权或来源标注有误,请及时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迅速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