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传直击|谎称“上市分红” 警惕新型网络传销陷阱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些不法分子打着各种幌子进行违法犯罪活动,传销活动便是其中之一。这类犯罪不仅严重扰乱经济社会秩序,还会给参与者带来巨大的财产损失,9月2日,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人民检察院以案说法,提醒人们增强防范意识,远离传销陷阱。
案件情况:
孙某某于2023年1月通过短视频平台结识上线张某,后得知一理财项目,该项目谎称“项目上市”“能给投资人分红”,在高额回报的诱惑下,孙某某心动了,不仅自己参与该项目,还动员身边亲朋好友参与。孙某某亦通过各类聊天软件进行讲课、推广,诱骗更多人参与传销。
然而好景不长。该项目使用的手机APP于2023年11月关闭,涉案人员所有资金均无法提取。该非法行为引起相关部门重视,经调查取证,执法机关掌握了该组织传销的充分证据。
最终,孙某某因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之规定,以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被判决拘役四个月,缓刑六个月,并处罚金3000元,没收违法所得。
法律解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之一规定,组织、领导以推销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为名,要求参加者以缴纳费用或者购买商品、服务等方式获得加入资格,并按照一定顺序组成层级,直接或间接以发展人员数量作为计酬或者返利依据,引诱、胁迫参加者继续发展他人参加,骗取财物,扰乱经济社会秩序的传销活动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防范传销:
1.提高警惕,不轻信高额回报承诺。
面对各种投资项目,要保持理性和冷静。如果一个项目声称“能带来超高回报率且毫无风险”,那极有可能是陷阱。例如,一些传销组织会承诺年化收益率达百分之几十甚至更高,这明显违背市场规律和经济常识。
2.了解项目背景和运营模式。
在参与任何投资或商业活动前,要详细了解项目的运营模式、盈利来源等信息。合法的投资项目通常有清晰的商业模式和合理的盈利途径,而传销组织往往无法提供合理的解释,或者其盈利主要依赖新成员的加入费用而非实际经营。
3.不随意缴纳费用。
如果一个组织要求你先缴纳费用才能获取所谓的“赚钱机会”,务必谨慎对待。正规商业活动不会单纯以缴纳费用作为获取参与资格的主要条件。
4.增强法律意识。
了解相关法律法规,提高识别能力。如发现身边存在疑似传销活动,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
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人民检察院提醒,传销活动危害极大,每个人都应增强防范意识,远离传销陷阱。同时,若发现传销行为,应积极配合执法机关打击违法犯罪,共同维护健康有序的经济社会环境。
【特别声明:部分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权或来源标注有误,请及时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迅速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