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五措并举筑牢农村化妆品安全防线
德州市市场监管局针对农村化妆品市场点多、线长、面广,监管难度大,系统构建农村地区化妆品监管体系,加快形成“政府有为、市场有效、群众有感”的农村化妆品治理样板。
把准“脉”,实行一轮全方位“体检”依托“市局统筹、县局推进、网格定位”三级联动,对全市134个乡镇的化妆品经营单位进行“拉网式”排查,用数据为农村市场“精准画像”。实行一户一档、一企一档,建立和完善监管档案体系。全市共划分178个网格,网格到片,责任到人。
开好“方”,进行一套全系统“诊疗”年初制定全市化妆品经营环节监管计划,明确工作重点。推广应用《山东省化妆品经营监管现场检查工作指南》。加大了农村地区化妆品抽检力度,农村地区抽样达30批次。实行分类监管,对连锁机构、商超、专卖店、美容美发机构、小商店等分策施治。目前,连锁机构、专卖店、商超已基本实现规范化建设,全市13个乡镇达到化妆品规范化建设水平。按季度开展风险会商,分类开具“整改处方”,有效防止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发生。
配强“药”,提升检查员专业能力着力打造过硬检查员队伍,在全省率先建成30人的市级检查员队伍,发挥传帮带辐射作用。实施“检查能手”培养计划,组织举办化妆品监管法规与业务等培训,年内累计培训300余人次。处罚与教育并重,实行“帮扶+执法”模式,建立“行刑衔接、行纪贯通”联合办案机制,持续释放震慑效应。
打通“脉”,构建一张社会共治网印制化妆品经营“十不准”进行张贴,推广化妆品监管APP,深化“说理式检查”。组织开展化妆品科普知识短视频大赛,评选优秀化妆品科普短视频作品,进行线上广泛推广。线下宣传进大集、进乡村,在农村集市、村委会设立宣传点,向群众普及化妆品安全知识。
固牢“本”,建立一套长效监管机制常态化开展化妆品经营者规范化建设,分批次开展规范指导。建立重点监管清单与风险预警机制,将既往发现问题多、消费投诉集中的产品和经营者纳入经营主体风险库,增加检查频次,实行靶向监管。建立全市风险信息共享机制,实现联防联控。出台了化妆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有效预防、应对化妆品安全突发事件。(来源:大众新闻记者 刘英 通讯员 赵洪涛)
【特别声明:部分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权或来源标注有误,请及时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迅速处理,谢谢!】













